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蜱虫作乱元凶或为新型病毒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14日10:36  城市晚报

  “河南蜱虫叮咬事件”的元凶或将锁定为一种新型的布尼亚病毒,而卫生部也正在组织专家制订“人感染新型布尼亚病毒诊疗方案”,从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上,对发现的感染病例,进行有效的界定和治疗。

  12日,专家表示,从目前来看,这一病毒主要由蜱传播,是可以治疗的,而且病死率很低,公众不必恐慌。

  已从病人身上分离出病毒

  记者了解到,中国疾控中心有关部门已经从病人身上分离出一种“新型布尼亚病毒”。

  有专家称,“布尼亚病毒”是一个大类,而“新型布尼亚病毒”可能会被认定为一种新病毒,根据公开资料显示,布尼亚病毒自然感染见于许多脊椎动物和节肢动物(蚊、蜱、白蛉等),对人可引起类似流感或登革热的疾出血热(立夫特谷热和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等)及脑炎(加利福尼亚脑炎)。

  病毒未现人际传播

  此次卫生部正在组织专家编写的“诊疗方案”中,已暂时使用了“人感染新型布尼亚病毒”这一说法,但这是否是这一病毒的最后名称,记者并未得到明确证实。

  专家强调,这一病毒仍然需要按照“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进行监测,并且这一病毒通过蜱传播,目前未发现人传染人的病例。

  感染多在3到11月份

  专家组成员、北大第一医院徐小元教授强调,这种蜱传疾病具有地域性的特点,而且感染多在3—11月份,在治疗上,只要对症治疗,如果出现了细菌感染的情况,使用相应的抗生素,都能达到不错的效果,所以公众没有必要因此恐慌。

  传播率与蚊子差不多

  卫生部专家组在商城表示,今后相关蜱传疫区的医务工作人员将在岗前接受无形体病的防治知识培训。

  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主任王世文表示,商城县出现的疑似无形体病病例基本上可以肯定为蜱传疾病,但民众不需要对蜱虫过于恐慌。蜱的病原体传播率与蚊子差不多,根据其传播特点和传播途径而言,这种病是可防可控的。

  ●新闻资料>>>

  布尼亚病毒是一个大的病毒科,里面还有几个亚属。曾有报道称,此病毒最早被发现于乌干达。这种病毒并不可怕,多数患者症状较轻,只有少数年纪大、自身免疫力低的患者会转为重症。(综合《新京报》、《新快报》等)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