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政府有责任避免居民财产缩水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14日12:48  新闻晚报

  在昨日开幕的达沃斯夏季论坛上,温家宝总理表示要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并把提高全国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列为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不难理解,提高居民收入的内涵不仅要确保居民收入不断增长,还要避免居民财产免受政策影响大幅缩水。一个现实的问题是,在负利率、通胀、高税负等现实因素的叠加下,单纯从数字上提高居民收入,只是流水落花,无根之萍,居民财产依旧面临缩水风险。要解决这一困境,必须直面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我国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分配的比重长期偏低,财政收入增长远远超过居民收入增长。改革开放后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居民收入普遍增长,但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的比重却出现下降趋势。统计数据显示,1993年至2007年,我国居民部门的劳动者报酬由49.49%降至39.74%,政府部门的生产税净额由11.68%增加至14.81%,企业部门的营业盈余由38.83%增至45.45%,呈现出政府与企业所得上升,而居民收入下降的“两升一降”的特点。可以说,近20年来,我国财政收入和企业利润增速一直都快于城乡居民收入增速,造成我国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分配的比重长期偏低。

  其次,要增加居民的可支配收入,高税率现状亟需改变。中国社科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上周五发布的《中国财政政策报告2009/2010》却显示,按全口径计算的中国政府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在2009年达到32.2%。报告执笔人、中国社科院财贸所所长高培勇还指出,“十二五”时期宏观税负水平还有望继续攀升,全口径宏观税负水平很可能突破35%的水平。 (9月13日《解放日报》)近几年, 减轻中低收入者税负的呼声不断,关于个人所得税“起征点”调整问题一度成为社会的关注热点。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统一实行较低的税率是国际惯例,这不仅有利于形成橄榄形社会结构,也有利于提高居民的实际收入水平。因此如何通过改进现行所得税税率来减轻中等收入阶层的税负,对于普通居民而言,具有现实意义。

  此外,从2007年开始,我国就出现的通货膨胀的现象,市场各类物价明显上涨,让居民的钱袋子实际上变“瘪”了。数据显示,我国CPI同比涨幅自去年底以来持续走高,居民实际存款利率也由正转负。存款负利率给储户带来的影响显而易见。新华社12日报道称,1980年以后的 30年中,有14年实际存款利率水平为负。这几年我国居民实际利率水平为历史低点。从2007年的情况看,当CPI超过5%以后,老百姓对负利率的担忧与日俱增,投资者的情绪开始变得十分敏感,于是出现恐慌性购买资产的行为,给房地产等市场制造虚假繁荣。因此,扭转负利率局面,缓解居民对通胀的担忧也是政府不容推卸的责任。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