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俄水上核电站强中带险 被称"漂浮的切尔诺贝利"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14日13:56  世界新闻报

  本报驻中亚记者/王德禄

  俄罗斯设计和制造的世界第一座浮动核电站“罗蒙诺索夫院士”号于今年6 月底下水。国际舆论认为,这是俄罗斯进军核能新领域的前奏;而环保组织和人士却惊呼,俄罗斯正在兴建足以毁灭地球的“漂浮的切尔诺贝利”。

  巨大的游动蓄电池

  建设海上浮动核电站的设想最早产生于美国。1970 年,美国西屋电气公司提出了建设方案并进行了系列试验,但由于政府能源政策发生变化不得不中止。而俄罗斯之所以能率先将图纸变成实物,还要得益于其在建设核能破冰船方面的领先技术。俄罗斯目前是世界唯一拥有核能破冰船和船队的国家,而且一直保持着技术垄断。可以说,每艘核能破冰船都是一个小型核电站,可以承担向城市和工厂输电的任务。

  俄罗斯提出建设浮动核电站的方案是在2001 年,其初衷是解决北方白海沿岸的居民用电问题。2006 年夏,俄原子能集团和北方机械制造厂签署了建设“罗蒙诺索夫院士”号的协议。今年6 月下水的只是承载核反应堆的大型驳船。它长约 144 米,宽30 米,吃水量2.15 万吨。该船没有自主动力系统,移动时需要牵引船只配合。负责发电的是两座KLT-40S 型反应堆,年发电量将达到70 兆瓦,属于小型核电站,可以保证百万人口城市的供电需求。

  完成机械试水后,俄罗斯又开始了商业“试水”。俄有关机构日前表示,中国、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等亚太国家都对浮动核电站充满了兴趣。浮动核电站具有两大特点:一是机动性强。它犹如一个巨大的游动蓄电池,当地面需要电力时,可以停靠在码头,与陆上的高压电网连接,实现电力传输。二是造价低。浮动核电站的造价约1.2~1.8 亿美元,仅为陆上核电站的1/10。投入运营后,每年可节省20 万吨煤和10 万吨取暖燃油。

  按照设计,核电站每天可以淡化20~40 万立方米海水。对淡水紧张的国家来说,这是个不小的诱惑。

  因此,浮动核电站的推广和应用蕴藏着丰厚的经济利益,一旦投入商业化运营,俄罗斯将凭借技术垄断坐收源源不断的红利。

  漂浮的切尔诺贝利

  俄罗斯瞄着的是一本万利,国际环保组织担心的却是浮动核电站可能给地球带来的毁灭性灾难。绿色和平组织将浮动核电站称为“漂浮的切尔诺贝利”,他们认为,漂浮在水面的核电站是超级危险的核污染源。一旦核电站与轮船相撞或承载核反应堆的驳船发生事故,将给全球生态系统带来灾难性打击。一旦发生核泄漏,全球水域都将受到核辐射影响。

  还有专家表示,浮动核电站的设计方案出台于10 年前,难以适应新的安全标准。更令人担心的是,孤零零漂浮在水面的核设施极易成为恐怖分子的袭击目标。若要保证其安全,需要配备防空和防水下破坏的安保设施。但并不是所有潜在买家都愿意支付配套安全设施高昂的成本。

  针对外界对于浮动核电站安全性能的担忧,俄方负责人表示,俄罗斯拥有制造核潜艇和核能破冰船的丰富经验,完全能够保证浮动核电站的安全。目前,俄罗斯计划在10 年内建设20 座浮动核电站,部署在北冰洋附近及远东地区,以解决电力供应问题。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