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再见,土耳其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14日15:00  深圳晚报

  我不知道“蓝色土耳其”的称号何来,但除了那俯拾皆是的蓝色“恶魔眼”,以及博斯普鲁斯海峡蓝得让人心碎的海水,土耳其还有鬼斧神工的土黄色卡帕多西亚地貌,大巴扎里陈列的各式绿色宝石,国庆日飘扬在大街小巷的红色国旗……上天赐予了土耳其一块丰饶的土地,一块如他们手工织出的地毯一般斑斓的国土。

  我很遗憾没有太多去接触土耳其的普通百姓,甚至没有经历过一次正式的点菜吃饭,因为采访之外的大多数时间,我都是嘴里嚼着土耳其式肉夹馍,在历史的遗迹上游来荡去,一会儿若有所思,一会儿又张大嘴巴。如果要用两个词来概括我的体会,那应该是“震撼”和“敬意”,我震撼于伊斯坦布尔承载的历史重量,在这个城市,涉及地下开挖的工程一般都会比进度推迟2年以上,因为挖到古迹的可能占到50%以上;奥斯曼帝国的成就与遗产让我脱帽致敬,并有那么一丝亲切,苏丹与皇帝、帕夏与大臣、托普卡帕宫与故宫……这一切与古代中国何其相似!

  土耳其之旅亦有不愉快之处,譬如所住酒店竟对我们无端地怀疑,背包外出竟被不可思议地认为是偷偷溜走;譬如街头卖旋转烤肉的小店,每次总要多收三五个里拉,当我愤怒地向他指出时,店家竟然摇头表示不懂英语……

  算不了什么,奇异旅行的不谐插曲而已。绝大多数土耳其人都友好而热情,并认为我们这些东方来客新奇和神秘。像我,至少3次被当地人邀请合影:一次是在安卡拉,三个年轻出租车司机;一次是在蓝色清真寺前,一对举止亲昵的男性旅伴;一次是在小吃摊,坐我们旁边的一对穷苦母子。在我们离开之前,小个子的母亲,让穿了一件明显大一圈的旧西服的儿子与我合照,她取出破旧的手机,颤颤悠悠地按下快门,我的面孔就这样留在了土耳其。(王宫)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