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小学生将齐读国学经典 教课方式仍需再摸索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14日17:29  半岛网

  

姜婧老师展示国学经典课

  9月13日,青岛市“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工作研讨会在四方区嘉定路小学举行,四方区第二实验小学的姜婧老师展示了一堂学习国学经典的课程。今年,青岛市中小学成为为期一年的国家“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试点学校,不过教材问题、教课形式还不成熟,需要各学校再摸索。

  当天的“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工作研讨会上记者了解到,目前青岛各区市都有小学教学生国学经典诵读的课程。四方区嘉定路小学从2009年开始,每天利用课间操后的五分钟,全体学生列队操场,双手背后,昂首挺胸,伴着欢快的音乐节奏诵读《三字经》、《弟子规》等经典内容。而胶南市灵山卫小学也介绍了自己学校的情况,灵山卫小学特意编辑了校本教材《银杏树》,其中包括古诗、经典文章、名帖欣赏,包括《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治家格言》等,每周还为全校老师推荐一首古诗,集体学习。

  据了解,2010年6月,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下发通知,要求在学校开展“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试点工作。青岛市162所中小学8所中职院校成为试点学校。

  市教育局隋志强副局长在研讨会上表示,要想将经典诵读活动开展好,就要解决两个问题。第一个就是教材问题,目前青岛市没有统一的教材,各学校、各区都是自编教材。“目前各地有地方教材、各校有校本教材,文本很多,如何来选择使用是个很重要的问题。选教材要选择能够真正代表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篇目,对学生人格培养和素质教育有作用的经典篇目。另外,各学校要坚持节俭的原则,学习胶南市灵山卫中心小学的做法,自己编印诵读教材免费发给学生,毕业后再留给下一届学生循环使用,不给学生增加经济负担。”隋副局长表示。

  另一个问题则是如何教孩子经典诵读。为解决师资问题,2010年3月下旬,市教育局、青岛市语言文字工作指导委员会等部门曾邀请专家对经典诵读指导教师和相关人员进行培训。而按照教育部试点工作的要求,经典诵读工作包括诵读、书写、讲解三个方面。对此,隋副局长建议,“低年级和高年级应该有不同的要求,低年级可以以背诵为主,高年级可以以讲解为主,既可以让老师讲,也可以让学生自己讲。” 文/记者 石艳虹 图/记者 李隽辉

  (来源:半岛网-城市信报) [编辑: 郭新举]分享:【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