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湖南:科技对经济增加的贡献率已达51%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15日00:09  红网

  红网长沙9月14日讯(记者 廖洁 实习生 王玮晨)毋庸置疑,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通过不懈的努力,在内陆省份湖南,科技对经济社会的支撑引领作用正在显著增强。

  今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开展科技进步法执法检查,湖南省被确定为重点自查的省份之一。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部署,经湖南省委常委会议研究,湖南省人大常委会今年在全省范围内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条例》(以下简称“一法一条例”)贯彻实施情况进行了执法检查。

  9月13日,湖南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听取了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肖雅瑜所作的关于检查“一法一条例”贯彻实施情况的报告,并于14日上午对报告进行了分组审议。

  报告指出,科技进步法自2007年修订颁布后,湖南省政府及各有关部门更加重视依法推进全省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工作,从多方面采取措施,加强法律的贯彻实施。

  湖南省在实施“一化三基”战略中,明确将科技进步工作置于发展战略布局的重要位置,并确立了“科教兴湘、建设创新型湖南”的主导战略;将组织实施科技重大专项,作为解决新型工业化中重大科技问题的举措,出台了《关于发挥科技支撑作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实施意见》,确定了支撑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加快推广应用先进技术、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大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发展民事科技等六大方面的重点任务,制定了相应的保障措施。

  依法增加财政科技投入,投入效益也有提高。2009年,全省财政科技投入达52.5亿元,是2005年的2.68倍,高于同期经常性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

  省级财政科技三项经费(重大科研项目、中间试验、新产品试制三项经费)由2005年的8200万元增加到了2009年的2.12亿元。特别是2009年,在遭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财政支出压力增大的情况下,湖南省政府仍下决心设立了5个亿的产学研结合专项资金。

  2006年以来,全省共实施了“电动汽车及关键零部件研发及产业化”等60个省科技重大专项,安排经费3.3亿元,突破了镍氢动力电池、驱动电机、电传系统等272项关键技术瓶颈,带动了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同时,全省自主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得到加强。目前全省共有各类科技人才179万人,总量居全国第7位。有两院院士51人(含外聘院士26人),居全国第9位;有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02名,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65名,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932名。拥有“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新材料领域专家黄伯云、汽车制造领域专家钟志华等一批顶尖级科技人才。全省基本形成了以院士、长江学者、芙蓉学者等科技领军人才为学术带头人,国内外年轻博士为骨干力量的科研队伍。

  在此基础上,科技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2009年,全省实现高新技术产品总产值4500.9亿元,实现增加值1427.1亿元,提前一年超额完成“十一五”目标任务;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省GDP的比重达11.0%,科技对经济增加的贡献率已达到51%。

稿源:红网 作者:廖洁 王玮晨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