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来看场傩戏吧,这是梅山文化的活化石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15日01:31  红网-潇湘晨报

  本报长沙讯现在,去娄底冷水江,你还可以看到很多成型于宋元时期、明初和清康雍时期的傩坛(傩戏表演场地)。不用去想象当时傩戏表演热闹的场景,就在当下,你就有机会亲眼目睹神秘的梅山傩戏。那些木雕刻成的面具开山小鬼、修路郎君、土地公和土地婆等,就会让你眼花缭乱。更有甚者,会因一些狰狞的面具虚惊一场。有人说,梅山傩戏是梅山文化的活化石,也有人说,梅山傩戏是“五朵金花”之一。不管怎样,去了冷水江,看一场淋漓尽致的梅山傩戏让你不虚此行。

  而过几天,就在长沙,参加旅博会的观众便有眼福了:王生志将在现场表演《搬锯匠》。届时,你便可以近距离感受中国傩文化遗产中最为独特而又弥足珍贵的一枝奇葩。

  王生志从事傩戏表演有将近20年的时间了。早在明朝万历年间,王生志的祖先就开始从事道教方面的司仪,给民间老百姓做一些道场。丧葬、祭祀是傩戏最基本的存在形式之一,是为“殡天”者而做的。王生志的伯伯继承了祖辈的职业,以给当地人做道场为生。打小起,王生志就喜欢跟着伯伯出去跑场子,凑个热闹。虽然听不懂师傅们的唱腔,但奇形怪状的面具,充满神秘、魔幻色彩的演出,着实让王生志着迷。

  9岁时萌发的兴趣,使王生志和傩戏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在他22岁的时候,拜了当地的一名傩戏表演者为师,开始了辛苦的学习之路。“念、唱、打、做”这4项基本功的学习需要循序渐进,王生志吃了不少苦头,经常为了一句唱词、一个动作琢磨老半天。功夫不负有心人,王生志的傩戏表演艺术越来越精湛,在地方上小有名气,经常被当地老百姓“点名”去演。

  谈起2007年的北京之行,王生志就激动不已。就在2007年9月,王生志等10位民间艺人受中国艺术研究院的特别邀请,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典型代表出席了“中日文化交流会”开幕式。王生志参与的傩艺节目《搬锯匠》让中日学者、观众啧啧称赞。梅山傩戏是梅山文化的活化石,娄底有着一批对傩戏情有独钟的年轻人。王生志对喜爱傩戏的年轻人寄予了厚望,希望他们能够延续梅山傩戏的脉络,将梅山傩戏文化发扬光大。而本次旅博会上,王生志将现场表演《搬锯匠》,现场观众可以近距离感受中国傩文化遗产中最为独特而 又弥足珍贵的一枝奇葩。这个《搬锯匠》曾作为国内邀请的唯一的民间表演节目参加2007年中日交流会表演。

  记者邓蓉 实习生蔡丽梦

  [作品解说]

  《搬锯匠》

  为大型巫事《大宫和会》(俗称“接娘娘”)中的傩戏《搬架桥》中的一个片断。《搬架桥》主要情节为:家住桃源洞府大庄园的枫老爷要修 一座共仙桥,请了两个锯匠前来架桥。谈好价钱后,香主(枫老爷)安排锯匠上山寻树,东南西北中央五方都没找到合适的树,最后在后花园 里寻了一棵沉香木。扫兜,砍树,齐枝,架木马,锯板,造桥。桥修成后,锯匠请香主上桥,好言好语赞贺。

  节目时间一般为2小时,其间主要是临场拉观众参与发挥剧情。《搬锯匠》为其中访木、伐木、锯板3段压缩而成,原版表演需40分钟,现在演出节目压缩为10分钟。角色6人:座坛师、主东、张良、鲁班和两个由观众充当的“木马”。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