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旅博会上,看美女与永州异蛇共舞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15日01:31  红网-潇湘晨报

  激情四溢的异蛇舞、轻松活泼的“抠男仔”、风情独具的瑶族长鼓舞、五彩缤纷的挑花服饰,惟妙惟肖的绥宁剪纸……如果你想领略风光旖旎的福地大湘南的万种风情,那么千万不要错过将于9月17日-19日在长沙红星国际会展中心举办的中国湖南旅游商品博览会。

  在这里,来自永州和绍阳的优秀民族表演艺术团将在“乡情湘韵”的现场民族风情表演秀上,让大家尽情品味大湘南的原汁原味的民风民俗。

  本报记者邓蓉 实习生李隽 长沙报道

  邵阳

  一根针 绚烂挑花绣出花瑶风情

  海拔1300余米的隆回县虎形山瑶族乡有一支因挑花而得名的民族——花瑶。该民族仅五千余人,是瑶族的一个分支。他们一直居住在偏僻的山区,说着自己独有的语言,唱着高亢的山歌,传承着独特的花瑶风俗。

  花瑶女性通常在筒裙、腿绑、裤脚、腰带、衣袖、马褂、头巾、背带、围裙等上面挑花。每一件挑花都是一帧精湛的艺术品,著名的文学家沈从文先生曾盛赞其为“世界一流的挑花”。花纹图样广涉而纷繁:花草树木、飞禽走兽、人物生活、古老传说等等,体现出浓厚的民族特色和乡土气息。隆回县将把绚烂多彩的花瑶挑花服饰带到旅博会现场,让现场观众从中体会花瑶民族特有的韵味。

  更为神奇的是,花瑶女性挑花全凭一双慧眼和一双巧手,见到什么绣什么,想到什么挑什么,仅仅根据纱土布的大小来固定图案的位置,然后运用各色的纱线、丝线、毛线飞针走线。本次旅博会的现场,花瑶女子将为观众带来挑花现场表演。

  花瑶乡是一片安宁遥远的净土,有着南方罕见的高原风光、清澈质朴的生活和独特的民族风情,是休闲旅游的又一绝佳去处。据了解,在2010年12月30日之前,去花瑶乡旅游都可以享受免门票的优惠。

  一把剪刀 巧手剪出诗意生活

  粗糙的双手,秀气的剪刀,鲜红的纸张碎屑飞舞,片刻工夫,一张简单的红纸就变成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形象,这就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剪纸艺术。

  绥宁,一个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誉为“没有污染的神奇绿洲”的“绿色王国”,一个拥有苗、汉、侗、瑶等20个民族的多民族栖息地。在这片有着优美的自然景观和浓郁的民族风情的土地上,有一个优秀的民间剪纸艺术家,他用手中的剪刀剪出了对生活的所思所感,剪出了对这片土地的如火热情——他就是江口塘电站职工唐东风。

  唐东风,男,1960年出生,江口塘电站职工,业余从事民间剪纸艺术近40年,现任绥宁县民间剪纸艺术协会会长,剪纸艺术传承人。他的剪纸艺术作品被许多艺术爱好者收藏到了全国各地及海外。他剪法娴熟,用刀细腻,他并不囿限于传统的戏曲脸谱、花卉草虫,而是勇于创新,用手中的剪刀剪出自己的生活点滴:耳熟能详的中外名人肖像、风味十足的绥宁传说民俗、优美动人的绥宁山水……

  热爱剪纸这一传统艺术的朋友们千万不可错过本届旅博会,因为届时唐东风将亲临现场,为我们展现这一民间绝活。

  永州

  看 异蛇妖娆舞姿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毫无疑问,在一般人眼中,《捕蛇者说》中触草木尽死的永州异蛇是集毒、丑、恶于一身,人人避之不及的可怕“长虫”。

  然而,在本届旅博会的永州展馆里,你却可以看到这些毒蛇摇身化为乖巧的宠物,与美女激情共舞——腰肢曼软的美女扭动身躯,伴随着音乐翩翩起舞,一条条吐着信子的毒蛇缠绕在美女身上,一会儿爬上她的颈,一会儿绕上她的腰……这惊险刺激却又极富美感的表演是由异蛇科技有限公司带来的“异蛇舞”。

  除了能够欣赏精彩的“异蛇舞”,活动现场还将举办“有奖问答”的互动环节。届时,主持人将会提出一些关于蛇的小问题,答对的观众将有机会获得由永州异蛇科技有限公司赠送的异蛇酒。据介绍,该酒用蛇肉、蛇胆、蛇鞭加入多种中草药浸泡酿制而成,主治风湿关节疼痛,有提高人体免疫力、强身健体之功效。

  感 “抠男仔”独特婚俗

  瑶族是永州一个古老的世居民族,在永州境内,瑶族人口达40余万,约占全国瑶族总人口的四分之一。

  瑶族婚姻自由,实行“一夫一妻”制,由男女双方通过唱歌自由选择对象,父母不加干涉。唱歌形式有“坐歌堂”、“隔山对唱”、面对面“男女对唱”等。“抠男仔”是瑶族独特的婚娶习俗,就是嫁男,又称倒插门或入赘。“抠男仔”又有“两不辟宗”和“男从女姓”之分。前者俗称“两边走”,即婚后轮流在男女双方家居住,以照顾双方的父母和家庭的生产生活,所生子女,第一个随母姓,第二个随父姓,其余类推。“男从女姓”,即婚后男方改从女姓,所生子女全部随母姓。这种形式则带有一定母权制的残余。

  想要看到这一轻松活泼的场景,你可以到旅博会上现场来体验。9月17日上午11时,身着瑶族服装的瑶家儿女载歌载舞,为我们生动呈现瑶家阿哥与瑶家阿妹自由恋爱后随女方回家的情景。

  听 长鼓敲出的瑶族魂

  瑶族长鼓舞在瑶族文化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瑶民把长鼓当做自己的圣物和灵魂,因此有人曾称瑶族文化为长鼓文化。长鼓舞流传在江华瑶族自治县及邻近瑶族地区,内容多为瑶族同胞生产生活在艺术上的真实写照,粗细并蓄,有着朴实的美感。长鼓舞共有七十二套,现在广为流传的有:拜、承、大、小、打、置、架、斛等十五套。表现的主要形式有:“盘古长鼓舞”、“锣笙长鼓舞”、“桌台长鼓舞”、“芦笙长鼓舞”、“羊角短鼓舞”等。打法有“武打”“文打”之分,“高桩”“短桩”之别,类型有单人舞、双人舞、群舞等。

  在本届旅博会上,来自永州的瑶家儿女将为现场观众带来一场精彩的群舞长鼓舞。身着瑶族服装的瑶家儿女将以刚劲的舞蹈动作,表现盘王及其子孙开辟千家峒的勤劳勇敢;低沉哀怨的芦笙曲,再现盘王死前的痛苦呻吟;拍击羊皮鼓面,表示为盘王报仇,惩罚山羊;唱盘王歌,展示盘王后人对祖先的缅怀和追念。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