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市民热拍中秋全家福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15日01:48  北京晨报

  中秋月圆人团圆,这向来是中国人的传统,再赶上中秋节成为法定节假日,记者发现,准备中秋节去工作室或影楼照张全家福的家庭越来越多,有望成为一项新“民俗”。

  中秋节全家福受热捧

  近日,记者走访了京城多家影楼和工作室,工作人员均表示,这几天到工作室预约照全家福的家庭逐渐多了起来。因为生意好,有些影楼因此打出了中秋节照全家福半价的广告。宽地摄影的老板史先生表示,现在家庭数码齐全,很多人都在家拍照片,没想到最近会有这么多人来预约中秋节照家庭写真和全家福。这一个月已经有8位客户预约照全家福,而去年节前一个月仅有一两个预约客户。

  刘女士预约照的是一家四代二十多口人的全家福,她说:“平时大家都在忙,很少有时间聚在一起,这次正好赶上放假,大家到影楼照一张合影,留个纪念。”

  全家福也出新花样

  记者走访了解到,现在全家福不只是一家人坐在一起照张合影那么简单了,多了不少新花样。不少影楼都推出全家福套餐,价格从99元到1999元不等。消费者可以选择不同的套餐,可以搭配不同的背景和服装,也可以要求出棚拍外景。

  不少网友也都认为,到照相馆照全家福,比在家更显郑重。网友“小饼”说:“全家福为的就是留纪念,选择影楼照相,首先照相技术好,另外也可以随意选择背景,这样要比在家照出来的效果好很多,全家福要照就照得完美些。”采访中,不少消费者认为,到影楼或工作室照全家福价格还比较划算,没有婚纱套系那么复杂。消费者王小姐说:中秋前夕,有些影楼打出促销价,或者是裱相框等优惠服务,另外还可以装订成册,拿到手时相当精美,远远胜过自己在家照合影了。

  ■专家点评

  中秋照全家福更具时代特征

  对于中秋照全家福,民俗专家赵书认为是一项非常可喜的节日民众文化事项。历史上,中秋节是北京人的三大节日之一,它的意义首先是团圆,另外是看望亲友,互相往来沟通,借月圆之时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赵书分析说,中秋照全家福并非历史传统,而是一种新兴的节日民众文化事项。其产生基于三点:一是物质条件的提高,二是数码技术的发展,最重要的是人们心理上的需求。上世纪80年代以前,人们照全家福可谓是件相当隆重和奢侈的事情,那时候一张6寸的黑白相片就要5元钱,不仅经济上承受不起,照相也只能去照相馆,而现在随着数码技术的普及以及物质生活的提高,照相变得轻而易举,但是现代人的生活却变得忙碌起来,家人之间聚少离多,虽然有了照相的条件,但是团圆的时间少了。自2008年起中秋成为了法定节假日,给人们团圆创造了机会,因此中秋照全家福,也成为了现代人的一种心理需求,这也说明人们愿意回归传统,定格难得的团圆时刻,这是社会的进步,同时也是一个可喜的节日文化现象。“当代人应用当代的方式继承和发展传统节日,丰富节日的各种文化事项,使中秋节的团圆意义更具有时代特征。”

  晨报记者 李佳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