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飞虎队老兵156次飞“死亡航线”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15日01:59  新京报

  本报讯 (记者林阿珍 吴江)1944年,在有“死亡航线”之称的“驼峰航线”上,21岁的美国援华空军、飞虎队成员吉·温阿德执行156次飞行任务,为中国运输重要物资。

  近日,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5周年,吉·温阿德与9名援华空军老兵来华。今日,这些老兵将启程返回美国。

  昨晚,北京航空联谊会为43名美国二战援华空军及其家属们,举行欢送晚宴。

  今年87岁的吉·温阿德是团长,脖子上挂着“驼峰航空飞行员协会”纪念章。1944年,21岁的吉·温阿德来到中国,“对中国有非常浪漫的感情。”他说。

  “驼峰航线”是二战时期中国和盟军唯一的空中航线,西起印度阿萨姆邦,向东横跨喜马拉雅山脉等,进入云南和四川省。因山峰连绵起伏犹如骆驼峰背而得名。

  北京航空联谊会副秘书长温有祥介绍,“驼峰航线”气流变化无常,飞行非常危险,“二战期间,这条航线每个月都会摔掉13架飞机。”

  吉·温阿德的很多战友都在该航线牺牲,他不愿过多回忆参战的细节。他说对中国人民有非常深厚的情谊,先后5次来到中国。这次他更是带着孙子一起来,希望后代把这种情谊传递下去。

  今日,这些美国二战援华空军们将离开中国,返回美国。

  ■ 讲述

  击落日本敌机昆明全城沸腾

  昨日晚宴中,86岁的中国空军老战士李裕回忆,抗日战争时期,他在昆明的家被日本飞机炸了,全城人民的生活都糟透了,“每天都拉警报,躲空炸。”1941年12月,美国飞虎队来到后,打落了10架日本飞机。飞虎队进入昆明时,“何止是夹道欢迎,全城都沸腾了”。

  “飞虎队”创始人是美国飞行教官克莱尔·李·陈纳德。此次来华,陈纳德的孙女内尔·卡洛韦是副团长。她说,陈纳德1937年来中国时,跟家人说只待3个月,却一直在中国待到了1945年。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