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世界汽车领域224项核心技术长安已完成200项目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15日02:25  重庆时报

  

世界汽车领域224项核心技术长安已完成200项目
世界汽车领域224项核心技术长安已完成200项目

  2009年2月7日,长安汽车自主知识产权开发的第四款新车悦翔1.5L下线本报资料图 姚波摄

  今年上半年,长安从美国福特引进的高端技术人才庞健驾驶着长安自主品牌轿车志翔在高速公路遭遇了一次严重车祸。不仅自己的车体损害严重,对方车辆——一辆合资品牌轿车也基本损毁。但幸运的是,庞健完好无损地从车里走了出来。

  每当回忆起这件事,负责该车安全设计的长安汽车总院副院长赵会总是这样说:“我用我自己的成果保护了国际知名专家,这一点我感到特别欣慰。当然我还要保护普通的老百姓,每一个我们的消费者。”

  按照赵会的说法,长安现在的安全技术就是世界顶尖的,已能和那些国际著名汽车厂商平起平坐,属于“大师级别”,然而,从向国外合资伙伴学做微车起步,到现在的“大师”级别,长安走过了27年。

  引进人才 长安全球招聘

  赵会,长安汽车引进的第一位海归,也是一位来自美国底特律福特汽车的安全专家,现主要负责长安汽车的安全设计。

  与长安的“结缘”来自于长安汽车两次赴美“高端汽车人才”的招聘会。2004年长安汽车第一次到美国底特律招聘,怀着好奇心理的赵会参加了招聘。“说实话,当时并没有下定决心到长安工作。”他说,2004年,又借回国的机会了解情况,“当时已经有一些海外专家回国,这也坚定了我回国的决心。”

  2005年,长安汽车又一次赴美国底特律招聘。这一次,赵会仍没有最后决定。直到2006年,在他掌握国内大多企业的情况并进行对比之后,才决定去长安发展。

  “选择长安主要是看中这家企业的敢拼和献身精神。”赵会说,长安“军工基因”,国营企业和市场化结合,都是吸引他的主要原因。

  不久,在赵会的引领下,另一位国际汽车安全专家庞健也来到长安麾下,几年时间,长安汽车就聚集了海内外专家70多人,包括来自美国、英国、意大利、德国等老牌汽车强国的高端人才。

  长安汽车董事长徐留平说,通过“内培外引”工程,长安培育了5000人的科技人才队伍,为自主创新提供了强大的人才支撑。

  “五国九地”全球24小时不间断研发

  在赵会看来,长安招聘的不仅仅是高端技术人才,同时使得长安的自主研发能力全面提升。

  6月28日,老牌汽车强国英国诺丁汉科技园区内,长安汽车英国研发中心正式挂牌成立。这是长安汽车的全球第8个、海外第3个研发中心。

  国内布局,从重庆出发,到上海、北京、江西、哈尔滨,分布各大市场片区;国外布局,继意大利都灵、日本横滨研发中心之外,长安在英国诺丁汉建立的研发中心是第三个海外研发中心。但长安汽车董事长徐留平并不满足于此,他说,长安目前在5个国家建立了全球协同研发体系,美国的研发中心也在筹建,届时长安汽车将在全球形成“五国九地、各有侧重”的全球研发布局。

  “世界公认的汽车领域224项核心技术中,现在长安已经完成了主要的200项目,还差24项。”徐留平称,可能在未来的两三年以内全部铺齐,要把自己的核心技术聚焦在全球,通过核心技术的聚焦,水平也就上了一个台阶。

  更为重要的是,几大研究所的成立,将使得长安具备24小时全球不间断研发能力。

  “现在实施的是全球协同的管理系统,我们叫全球运营管理会,简称‘全运会’。”主管技术的长安汽车副总朱华荣形象地比喻道,“全运会”在重庆为主会场,异地同时介入视频会议,解决全球运营中的若干问题,所以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让距离不是问题,通过协同网络可以24小时的协同开发。

  从“小车”里走出“大师”

  无论从发展历程,还是从自主创新上看,长安汽车都是从“小兵”成长到“大师”的。说“小兵”,是指长安在最初的军转民中是从微车开始做起的。从上世纪80年代初期,长安成功仿制日本铃木ST90K微型货车,开始生产“长安牌”系列微车,到1994年,长安尝试与日本铃木公司联合开发具备上世纪90年代初期国际先进水平的“长安之星”。至今为止,它仍然是国内微型车市场技术含量最高、规模品种最多的车型,已连续多年保持了单车销量第一的业绩。

  长安之星的成功,并没让长安汽车停止创新的步伐,从1995年起,长安对引进的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和二次创新。进入2005年,长安汽车自主创新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在这短短的几年内,长安汽车凭借这一庞大的全球研发体系,也建立起高端、完善的研发人才库。

  正如长安汽车董事长徐留平所说:“汽车工业越来越面临全球化竞争,长安在这个过程中要生存,只有创新才能解决生存和发展的问题。”本报记者 谭春剑

  负责安全设计的长安汽车总院副院长赵会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