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如何走出食品添加剂之惑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15日02:35  郑州晚报

  如何走出食品添加剂之惑

  9月12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结束征求意见。在征求意见稿中,被人们俗称为“面粉增白剂的”过氧化苯甲酰,依然被列入面粉处理剂。此前,粮食部门及不少生产企业建议在面粉中停用过氧化苯甲酰。对此,卫生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卫生部正在协调有关部门,研究撤销过氧化苯甲酰作为面粉处理剂及其相关配套政策。(9月14日《新京报》)

  一个小小增白剂,又引发了民意与“专家”之间的一场争论。用,还是不用,这是一个问题。依照常识,增白剂对身体有害无益。为了健康,老百姓宁愿吃黑一点的馒头。所以,增白剂该不该添加,不需要“研究”,而应该立即“停止添加”。

  如何走出食品添加剂之惑?唯有公共管理部门例行职责,做公民的守夜人。事实上,问题奶粉等食品安全公共事件,并不是添加剂之惑让人无从选择,而只是公共管理部门失去了常识,失守了底线,让老百姓失去了信任和安全感。常识和底线没有了,监管和公力救济又时常缺位,于是,现在公众对于一个小小的增白剂,是如此异常的敏感。对于此,公共管理部门该好好反思和警醒了。石敬涛

  匪夷所思的“菜刀实名制”

  今年8月,广州市公安局起草《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刀具安全管理的通告(征求意见稿)》,并将此通告向社会公开以广泛征求公众意见,待征求意见并修改完善后再提交市政府审定。其中,最引起关注的内容是:菜刀、大型水果刀将实施实名制购买、定点销售制度。(9月14日《广州日报》)

  应该承认,菜刀可以用来行凶,也确实应该加强安全管理。但问题在于,现实生活中,可以用来行凶的东西其实很多,比如石头、砖头,比如木棍、凳子。如果按照当地有关方面的逻辑,今后但凡购买销售那些能够伤人的物件,是不是都要搞实名登记制?

  对于一个社会来讲,要想最大限度地保障社会的安全稳定,保证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最为关键和核心的,主要还在于社会法律制度和政策的公平公正,在于社会矛盾能够得到及时、妥善的处理,在于社会心理能够相对顺畅。而要实现这些,需要一个综合治理的过程,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尤其需要各级政府部门依法行政,最大限度地尊重民众的现实利益诉求,设身处地地为民众着想,最大限度地尊重和还原民众的自然理性。阮占江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