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发展我省教育须破解四大难题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15日02:35  郑州晚报

  进入新世纪后第一次全省教育工作会议将于明日在郑州召开,会上将通报《河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草案(以下简称《纲要》)的最新情况。省教育厅厅长蒋笃运昨日接受采访时,总结了近十年来我省教育事业取得的成就,并就《纲要》着力解决的问题以及今后需要完成的主要工作作了介绍。他表示,如何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如何实现从教育大省向教育强省的跨越、如何实现人口大省向人力资源强省的跨越,是目前全省面临的重大问题。晚报记者 张竞昳

  成就

  十年,我省教育实现四大跨越

  “2000年以来的十年,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十年,也是我省教育事业发展最好最快的十年。”蒋笃运说,在这十年里,河南的教育实现了四大历史性的跨越:从人民教育人民办到人民教育政府办,我省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义务教育;职业教育形成河南模式在全国推广,我省由人力资源大省发展成为人力资源强省;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到大众化发展,全省高校在校生今年将达到140万人;办学主体从单一的政府办学发展到如今包括民办高校和中外合作办学在内的多元化办学模式。

  现状

  河南,人口第一大省是穷省办大教育

  “各类各级学校5.78万所,在校生2780万,占全国2.6亿学生总数的10%,我省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第一教育人口大省。”蒋笃运说,尽管十年来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但河南“穷省办大教育”的情况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河南GDP总量连续几年居全国第五位,教育占我省财政支出的比例高达20%,但平均下来,我省的生均经费却处于全国的后列。此外,虽然已经基本上解决了人民群众从幼儿园到大学“有学上”的问题,但“上好学”的问题依然突出。

  《纲要》,已修改至第34稿

  “为突破这些教育发展上的瓶颈,现阶段制定《河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就显得尤为重要和意义重大。”蒋笃运介绍,目前《纲要》已经修改到第34稿,此次的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上,还将提交进一步讨论,然后向社会公布,最广泛地征求意见后,再颁布实施。

  据了解,《纲要》对各级各类学校的发展都制定了具体的目标和措施。“力争到2020年,我省基本实现学习型社会和教育现代化,进入人力资源强省行列。”蒋笃运为我们描绘了今后十年我省教育改革发展的宏伟蓝图。

  观点

  中原经济区需要教育提供支撑

  中原经济区战略的构想提出后,在省内外得到了强烈的反响。蒋笃运说,中原经济区的建设关乎河南今后的发展,无论从全国发展大局还是到河南自身实际,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而教育将为中原经济区的建设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更坚实的支撑。

  蒋笃运说,构建中原经济区,除了区位、文化、农业等优势外,还需要有较好的人力资源基础,而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巨大的人力资源,需要教育为之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蒋笃运说,目前,河南有普通高等学校99所,在校生人数136.88万;河南人均教育年限已达到8.8年,劳动者素质迅速提高;职教毕业生人数也超过了200万。这些都是其他省份所不能比拟的优势,这是一个宝贵的资源。

  我省教育发展须破解四大难题

  在蒋笃运看来,河南教育发展必须改革,而改革必须破解我省教育“人往哪里去,钱从哪里来,学校怎么办,质量怎么保”这四大难题。

  “好的教育就意味着好的工种、好的待遇、好的工作条件。”蒋笃运说,近年来,外出务工的河南人在节假日回来后,要求参加培训、学习的愿望越来越强烈。人往哪里去,就是要解决河南人受教育的问题。新生劳动力、下岗人员的就业,也都要通过教育和培训的结合来解决。

  另外,钱从哪里来、学校怎么办、质量怎么保也需要着力解决。蒋笃运说,要广泛利用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大力发展河南教育。目前我省正在制定激励措施,把社会资金吸引到教育上来。今后,民办教育、社会力量办学和中外办学会有一个更快的发展。办学、保质上,蒋笃运解释说,义务教育要以人为本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职业教育要着力加强双师型教师和实训基地的建设,高等教育走提高质量、“内涵式”的发展道路。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