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美白”馒头,白馒头,你吃哪一个?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15日03:26  大河网-河南商报

  

“美白”馒头,白馒头,你吃哪一个?
郑州市场上出售的各种食品添加剂和色素
“美白”馒头,白馒头,你吃哪一个?

  商报记者 郑筱倩 卢艳艳/文

  杨东华/图

  白馒头,“黑”馒头,你会选择哪个?估计大多数人都倾向选择前者。但“白”的背后,是加了面粉增白剂。

  9月12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结束征求意见,卫生部拟研究撤销面粉中可以添加增白剂的规定。

  一位业内人士称,有市场需求在,即便取消了增白剂——过氧化苯甲酰,肯定会出现另外一种增白剂替代品。

  事件

  卫生部研究停用面粉增白剂

  9月12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结束征求意见。在这份标准里,标注着两个拗口的化学名词:过氧化苯甲酰和过氧化钙。

  将二者用玉米淀粉或磷酸钙稀释后,就成为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面粉增白剂。它能让面粉迅速增白,但破坏了面粉中的叶黄素和胡萝卜素。

  而在征求意见稿中,过氧化苯甲酰可以加入面粉中,这再次引来关注和讨论。卫生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卫生部正在协调有关部门,研究撤销过氧化苯甲酰作为面粉处理剂及其相关配套政策。

  “面粉里用增白剂一点好处都没有。”郑州博大面粉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新合此前曾表示,用增白剂是为追求个人或企业利润,对消费者不负责任。

  作为食品添加剂企业,郑州康晖公司负责人刘先生也认为,过氧化苯甲酰仅仅是改变面粉的感官,但目前,九成以上的面粉厂都使用增白剂。按照国家规定,每公斤面粉的增白剂使用量最多为0.06克,恐怕只有大企业执行得好点。

  争议

  市场有需求,禁用不现实

  其实,关于增白剂的留存之争由来已久,以国家粮食局为代表的主废派和以卫生部为代表的主存派已争论多年。

  在康晖公司的刘先生看来,取消增白剂牵扯到行业利益,影响不能不考虑。

  2008年,相关部门提出取消增白剂的建议时,全国28家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联名上书五部委表示反对。

  另一方面,增白剂的存在与发展,与人们的消费习惯也分不开。

  “人们买馒头时,还是喜欢白馒头,这说明,增白剂的需求不可忽视。如果停用增白剂,势必会有一种替代品出现。这种添加剂是否比过氧化苯甲酰更安全,值得考证。”刘先生表示。

  一业内人士称,以前,能让面包更蓬松的添加剂溴酸钾被禁用,市场上便很快出现了一种替代品。这种替代品成分是什么,大家都不知道,安全性很让人怀疑。

  说法

  “自然黑”馒头被接受,增白剂才可能退场

  “除非大家都不在乎馒头的黑白,增白剂才能真正消失。”省商业经济学会秘书长宋向清这样表示。

  家住北环一小区的谢大妈每次都喜欢去一家馒头摊买馒头,小摊号称自己磨的面,摊前常常排长队。

  “但还是没农村老家的馒头好吃,也比自己蒸的馒头白。”谢大妈说。

  摊主说,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都知道馒头太白不好,可你真要拿出像家里蒸的发黄的馒头,根本卖不动。

  李先生曾经开办过馒头生产企业。在他看来,如果要禁止用增白剂,要么改变老百姓的消费习惯,让大家愿意接受发黄甚至略微显黑的馒头;要么就找到一种安全的增白剂替代品。

  延伸

  合规食品添加剂对人体无害

  其实,增白剂只是众多食品添加剂中的一种。资料显示,目前,97%的加工食品都含有添加剂,添加剂的种类也有2300多种。

  “我国制定食品添加剂的标准是非常谨慎的。在这一标准下使用,不会引起安全问题。”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有些添加剂,像维生素C、过氧化钙,不仅无害,对人体还有益。

  业内人士称,面制品中含添加剂的成分还少点,只有个别馒头企业会用。馒头一般只能放两三天,之后就会长毛,否则就可能添加了防腐剂。

  难点

  违规添加剂很难检测

  在刘先生看来,食品添加剂主要存在两个风险:一是超范围使用,这虽然违规,但没什么害处;二是使用劣质的添加剂。

  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霍军生说,到目前为止,我国的重大食品安全事件主要是由非法添加物引起的,并非食品添加剂。

  “一旦出现问题,检测存在难度。”刘先生举例说,比如,按照目前的食品添加剂标准,面粉可以使用8种添加剂,有用于增白的,有用于增稠的,有抗结的。加工成面条、饺子皮等,还可以再加入9种添加剂,包括防腐剂、乳化剂等。

  这种情况下,出了问题非常难检测。只有接到举报哪些项目超标,有针对性地检测,才容易查出。否则,根本无从查起。“禁用添加剂不现实,关键是国家如何完善监管环节。”

  提醒

  这些食物“成分”丰富,最好不要多吃

  在业内人士看来,应该少吃的食品有:

  糖果:含有几十种添加剂,包括色素、增稠剂、着色剂、甜味剂等,有些添加剂是从石油和煤里提取的化学物质。

  熟肉制品:含有亚硝酸盐,为了防腐和增加颜色。

  罐头食品:含有十几种添加剂,其中包括磷酸盐。

  液态饮料:含有香精、增稠剂、香料、防腐剂、稳定剂等,都是为了感官。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