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儿童医院发现一性分化异常“女孩”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15日04:23  舜网-济南时报

  时报9月14日讯 (记者苏珊 通讯员王怀莲 王玲)日前,一名16岁“女孩”因第二性征未发育到山东大学齐鲁儿童医院内分泌门诊就医,接诊专家为其进行染色体核型检查发现,“女孩”的染色体核型与女性表型不符。医生告诉记者,这种病叫男性假两性畸形,也称“雄性激素不敏感综合征”。据悉,该类遗传疾病极为罕见,发病率仅为1/64000。

  该“女孩”外表及行为均具女性特征。据其家人说,到了她青春期的年纪,孩子一直没来月经,乳房发育不及其他同年龄段女孩,遂带孩子到山大齐鲁儿童医院就诊。

  该院主任医师马丽霞检查发现,患儿的乳房发育不成熟,外阴幼稚,超声检查显示她没有子宫及卵巢。患儿的染色体核型报告显示,染色体核型为46,XY,从染色体核型来看,患儿应为男性表型。那么,为何患儿没有男性特征呢?医院进一步检查患儿体内雌性激素情况,发现明显高于正常水平,最终诊断患儿为染色体基因突变所致的“雄性激素不敏感综合征”。

  据马丽霞介绍,“雄性激素不敏感综合征”根据其女性化表现程度的不同可分为两型:完全性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和部分性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此类患儿一般外生殖器表现为女性,但阴道短,没有女性内生殖器。青春期呈女性体态,可有乳房发育,但阴毛、腋毛缺如。对该病的治疗目前尚无有效手段,可征求患儿及家长的意愿,为其保留女性或男性表型,并针对患儿的情感认知情况,给予适当的心理干预和环境支持。

  马丽霞告诉记者,今年该院已发现染色体异常病例47例,占全部检查人数的34%,其中性染色体异常11例,占异常人数的23%。她提醒家长,对有明显性发育延迟、身材矮小的孩子,特别是青春期女孩,应做染色体核型分析,可协助医生确诊病因,确保临床及时、对症治疗。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