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为零花钱走上犯罪路 在校"优秀学生"上街抢劫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15日05:29  半岛网

  都还未满18周岁,都是同一班级的学生,而且在班里都是班干部,成绩数一数二,谁能想到,这两个好学生,竟然成立了“抢劫二人组”,连续抢劫他人财物,问他们为何要抢劫?他们说,不好意思问家人要零花钱,“何况抢劫时,我们发现他们都不敢反抗,感觉挺好玩的。”

  

  小浩、小陆(均系化名),都是青岛某学校的学生。根据市南法院提供的材料,两人第一次作案是在3月15日,那段时间小浩一直没有足够的零花钱。“咱们一起到外头弄点钱花吧?”小浩找到了小陆,买来了钢刺、钢管等作案工具,预谋后,他们来到了登州路附近寻找作案目标。

  “就那个吧,听MP4的那个。”当天中午12点多,他们盯上了刚吃完中午饭去学校上学的一个学生。当那个学生走到登州路1号时,小浩冲了上去,从后边搂住了这名学生的脖子:“不要喊。”说着,便把这个学生拖进了一个楼洞,“钱 、手机、乘车卡统统拿出来……”

  “没有……”这名学生话还没说完就挨了一拳。“老实点 !”看到劫徒要动手,这个学生老实了。“你去看着点人,我来搜。”小浩对小陆一边说,一边从这个学生的裤兜里掏出一部小灵通。他看了看又还给了这名学生,说了一句:“不值钱。”没翻到钱后,小浩便抢走了这名学生的MP4。抢完后,小浩又拖着这名学生到了楼洞门口,“站在这里别动。”随后,小浩、小陆赶忙逃跑了。

  “那个MP4是我妈妈花了2000多元钱给我买的。”被抢后,这个学生很快报了警,跟民警说明了情况。

  抢到MP4后,小浩和小陆跑到了台东一个小店里:“我们现在缺钱花,MP4你们要不要,可以便宜卖给你们。”很快,小浩他们从店主那里拿到了400元钱。从那往后的一个多月时间里,两人一旦没有了零花钱,就相约去抢劫低年级的同学,连续作案多起。警方连续接到类似的报案后,开始重视,并在手机等电子产品的回收处蹲点守候。4月20日下午6点 ,没有了零花钱的小浩、小陆又开始抢劫了,这次 ,他们在延安路抢了一部手机。不过,当他们到二手手机店销赃时 ,被蹲守的民警逮了个正着。

  俩人是成绩优异的班干部

  由于两人在案发时都没有年满18周岁,市南法院派出人格调查员,调查他们平时生活中的情况。在向学校、社区、家庭调查后,人格调查员拿到了让人感觉意外的结果:小浩,性格偏内向,自幼随父母生活,2009年父母离婚后,归父亲抚养。父亲忙于生计,奶奶也无力管教。小浩从上学开始,在学校多次被评为三好学生,一直都是班干部、优秀团员。在现在的学校,小浩的学习成绩在班里是第一名。

  小陆,父母工作较忙,自幼随姥姥生活,姥姥对他溺爱疏于管教。虽然小陆的父母不限制他的零花钱,但是他总感觉不好意思多要钱。小陆从上学开始,也在学校多次被评为三好学生,一直也是班干部、优秀团员,现在他的学习成绩仅次于小浩。

  再忙也别忘了关爱孩子

  一面是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另一面是劫徒,这让人无法理解。

  “我家庭条件不好,我抢劫是因为零花钱不够了。”小浩说,抢劫时被抢的人根本就不反抗,两句狠话就把他们吓住了,就感觉挺好玩,没想到是这么严重的后果。小陆则说,他根本就不缺钱花,只是现在人长大了,不太好意思跟家人要钱,“小浩找我的时候,我也没感觉什么,就跟着他抢了,后来,越抢越容易,所以,就一直没有收手。”法院通过对小浩 、小陆的人格调查和法庭审理,分析了他们俩的成长经历、犯罪背景及原因,决定对他们从轻处罚,给他们两人一个机会,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现在,他们两个人也都回到了学校。法官感慨道:“父母别光忙工作,记得要关爱孩子。” 记者 王磊 (来源:半岛网-城市信报) [编辑: 郭新举]分享:【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