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网友发帖揭高速路乱收费 冒充交警开山寨收据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15日05:49  半岛网

  

网友拍摄的收费人员和他们开的收据

  

收费人员所在的停车场

  近日,半岛网网友发了一个名为《胶南泊里高速出口雁过拔毛,罚款收据还是山寨的》帖子,引起众多市民的关注,网友表示该处收费不合理,收费的理由都很勉强。记者9月 8日、10日两次来到胶南泊里高速出口,10日在现场看到出口处竟有“线人”为大货车探路通行 。随后记者找到收费人员所在的停车场,在门口拍照时被一辆面包车堵在马路上,两名男子强硬地问记者是做什么的,还要求记者交出相机……

  A 网友发帖:胶南泊里高速出口乱收费

  9月2日,半岛网网友lanend发了一个名为《胶南泊里高速出口雁过拔毛,罚款收据还是山寨的》的帖子,发布后立刻引起了众多网友的关注,帖子中说:

  9月1日我替一个客户跑了趟山东栖霞,拉了车苹果,在胶南泊里高速出口遭遇温柔一抢。

  高速出口过磅显示18.05吨,这时两个穿制服的人过来收了我的驾驶证、行驶证,虽然我跟他们说了我拉的是水果、是农副产品,可是没有见效。制服人员要求我去过磅,我说高速出口记重收费的上面不是显示重量了吗?制服人员说:那不准,必须跟我们去过磅。

  我跟着制服人员来到一个停车场,过了磅后,雷人的抢钱收费出现了:停车费60元,过磅费18元,看货费72元,复印费2元,还有超载罚款200元。各位看官看出来了吧?钱就是这么给挤出来的 !网友质疑该处高速出口的收费很不合理,罚款收据很山寨、罚款理由很雷人。

  B 记者调查:大货司机走到这都有“线人”

  9月10日记者在泊里高速出口处看到,这里来回进出的大货车特别多,几乎每一分钟都能看到几辆,当天正值阴雨天,高速口处并没有检查货车的执法人员。记者看到马路上一个中年男子靠在摩托车上,眼不时朝收费口看去,还不时扫描一下周围的情况。

  记者觉得这名中年男子形迹可疑,就走上前和他攀谈了起来,他告诉记者,他是住在附近村里的人,姓刘,在这里是为了蹲点做“线人”。刘先生说,“我一个朋友是开货车的,一会要拉着货从这个出口出来,这个出口查车特别严,经常抓车,只要被抓了罚款,不仅这一趟白拉了还得赔钱。朋友让我在这里先帮他看看有没有查车的,有的话就先把车停在半路上等他们走了再来。”

  记者问他来这里等了多久了,会不会耽误他的时间,刘先生说“我们一般都是在货车快到前半个小时在这里先观察,我等了20多分钟了,我朋友的货车差不多15分钟左右就开过来了,今天下雨,又是周五,可能检查的人不会来了,今天应该是安全的。”

  “我帮朋友看一次有50块钱的好处费,所以这个活还是愿意做的 ,这个出口查得太严了,很多货车司机都有自己的线人,要是不给钱那有人愿意在这里蹲点帮他们看检查的人。”

  “听说这个高速出口有一些不合理的收费,是真的吗?”记者问。刘先生说:“只要被抓要交的费可就多了去了,执法人员有可能要求拖车去那边的停车场过磅,你自己开车过去都不行,拖车就要交拖车费,过磅也要交过磅费。像我现在等的朋友,他的车按照规定只能拉3吨的货物,但是他拉了六七吨,按照规定超过百分之二百左右最高处罚2000多块钱。这个出口查得特别严,通常一查就在这蹲点好几个小时,弄得很多大货车都不敢从这里经过了。只得依靠我们这些周围村里的人当线人,通风报信。”

  “这样查车合理吗?”“应该是合理的吧,检查大货车有没有超载是有专门规定的,但这个出口什么都检查,甚至连拉水果、蔬菜的都罚,按照绿色窗口规定来说这些是不应该处罚的。只要被查到的车都被拖到旁边不远的停车场去了,热闹的时候停车场内停了不少货车。”

  过了一会刘先生接了个电话,记者听到他对电话另一头的人说,在这里等了半个小时了,没有看到有执法人员,安心过来吧。

  相关部门 有绿色通道,不收过磅费

  究竟该高速路口的收费是否合理呢?记者咨询青银高速公路交警大队刘队长,他说:“以前的确是有个规定对拉蔬菜、水果、水产品的货车可以走绿色通道放行,现在依然在执行这个规定,但一旦发现超载比较严重的行为也要进行处罚。”

  “设立绿色通道是因为蔬菜等基本都很轻,很少会超载,并且这些货车进出的也少。超载的货车我们规定超载50%到100%罚款上限为1000元,100%以上罚款上限是2000元。在执法时我们没有停车场,也从来不收过磅费,直接看这些货车出高速公路时收费的磅单,根据这个就可以检查货车是否超载,以此来进行处罚。”

  收费人员不是交警

  记者14日又联系了同三高速公路的工作人员,负责人王处长说,“你们反映的这个情况,我在网上也找到了这个帖子,并仔细看过和核对了。那张收据并不是交警部门所开的,里面的收费项目基本上都不合规定。”

  “我也仔细看了网友拍摄的收费人员的照片,发现那些穿着制服的人并不是交警的工作人员,交警在执法时一定会戴着警帽,身上也会配备对讲机。通过对照片进行认证这些人并没有配备这两项,我对这件事进行了调查,确认这些人是停车场的人员。”

  “对于收费不合理的问题,我已经让泊里停车场的工作人员给我上交一个处罚的凭证,目前他们还没有交上来,我会继续对此进行调查。市民如果发现有收费不合理的情况可以直接拨打高速公路的投诉电话或是咨询工商部门。只要我们知道有收费不合理的地方,一定会严查。”

  C 看到拍照,停车场的人把记者堵在马路上

  记者看到高速路出口旁有一个汽车维修厂,门口有一位中年男子,记者打听得知这名男子是这个维修厂的人,记者就向他打听收费口执法人员查大货车的事,他说——

  —这里查大货车查得特别严,前阵子特别频繁,几乎每天都查,最近几天由于天气不好经常下雨,查得少了。那些执法人员就住在收费口旁边的大楼里,他们的车也都停在里面,白天有时候也查,但大货车很多都是晚上行驶的,所以他们下午5点到晚上10点之间查得特别多。只要被查到他们就会从停车场找拖车的来拖车,司机想自己把车开过去都不行。拖车可以多收拖车费,有些司机不愿意被拖,有的车甚至车头都被拖得变形了。

  记者问他停车场在哪里 ,他告诉记者往西1000米左右,停车场有可能是私人的,所以收费都特别高。

  记者随后驱车来到维修厂男子所说的停车场,记者看到这个停车场面积挺大,里面停了几辆大货车,还有几台拖车,还有一辆交警的车停在里面。记者走到了停车场的门口,趁着没人发现拿出数码相机拍了几张照片,这时一辆面包车正从路边准备驶向停车场,似乎是看到记者拍照,那辆车迅速从停车场门口倒出来,加大马力朝记者开过来。

  一声急刹车,面包车停在记者前面,从车上下来了两个男子,这两人个子都比较高,一脸凶相,张口就对记者说,“你刚才干什么了?是不是拍照了?到底干什么了?”“你们干什么,为什么在这里堵我。”记者说。“你拍我们停车场干什么,你到底想干什么。”这两名男子对记者拍照显得十分紧张。两名男子说停车场属于隐私,不能拍照,并要求记者将数码相机拿出来。见记者不肯交出相机,他立刻打了一个电话,记者听到他说,“你出来一下,外面有个人拿着相机拍咱的停车场,现在在门外。”

  随后记者看到停车场内一名男子迅速从屋里出来朝门口走来,一辆警车也从停车场内开了出来走了。停车场内的男子走了出来,问记者是做什么的,为什么拍照片。记者反问他,为什么拍照片这么多人很紧张,里面是不是有什么问题?男子说停车场就是用来停车的,记者问他停什么车,男子便不再回答。随后他询问了两名男子得知记者是在门口拍照后说,“在门口拍照不要紧,没事。”这才放记者离开。文/图记者李玮王守华 (来源:半岛网-城市信报) [编辑: 郭新举]分享:【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