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爱心绵延 润物无声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15日06:42  中国青年报

  本报记者 吴晓东

  她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家妇女,一直坚持“帮助别人,快乐自己”的信念,数年如一日地帮助一对因车祸受伤卧床的老夫妇;

  她是一位“80后”女孩,曾经只身前往西部山区支教,回到宁波以后,怎么也忘不了大山深处朝夕相伴的孩子们,她毅然决定为当地每天翻山越岭1个多小时上学回家的孩子们造一座桥;

  他是部队一名炊事员,曾多次参加重大灾难的救援行动,被武警青海总队评为8位“抗震英雄”之一,今天,依然坚守在玉树灾区;

  他是一位“90后”的大学生,为了抢救溺水的邻居,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今天下午,由中央文明办主办,中国文明网、浙江省文明办承办,中共宁波市委宣传部、宁波市文明办、宁波电视台和中国宁波网共同协办的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在浙江宁波举行。

  宁波市当选“中国好人榜”的好人潘荷芬、严意娜、柴鲁斌受到了表彰,舍身救人的当代好青年张瑜的父母也参加了现场交流活动。

  “不累,很少活儿,不多的。”在颁奖现场,对于主持人“这么多年照料他们,您没有觉得累”的问题,潘荷芬质朴得没有更多的表达。而武警玉树总队二中队炊事班长柴鲁斌则通过视频和现场交流:“从4月一直忙到7月,有好几次累到腿都发软了。虽然很累,但是我觉得这是自己作为一名军人的责任所在。”

  就在现场活动举办的十几天前,由严意娜通过网络博客在宁波市募集社会资金120万元修建的“爱心桥”终于在数千里之外的黄土高坡上动工了,预计年底前就可以完工。造一座桥对一个人来说该是件多么困难的事,何况是在那么偏远的地方,是什么让她下了这样一个决心?

  “我觉得应该是感情加上承诺。”在颁奖现场,刚刚从甘肃省陇西县宏伟乡一个偏僻小村赶回来的这位26岁的女孩眼眶湿润了,“因为我到那里是一个外乡客,他们很照顾我。到我快要走的时候,你很难离开,就是舍不得说再见。我就跟孩子们说,相信严老师,我会回来,我会给你们造座桥。当时没有那么大的信心一定能造,但是既然承诺了,我们做老师的不能骗孩子”。

  同样无法忍住泪水的还有大学生张瑜的父母。今天他们捧在手上的宁波市“五四青年奖章”格外沉重。今年7月16日,他们永远地失去了自己引以为豪的儿子。舍己救人的张瑜,是普普通通的寒门孝子,是普普通通的大学学子。他,有个不为人知的秘密——大学生活账本:“10月16日,早餐4元,午餐5.2元,晚餐3.5元,参考书22元。”他出身贫寒而志存高远,但一切都因生死关头那纵身一跳而改变。

  4位优秀人物用爱心,用责任,甚至用生命谱写了一曲动人长歌,凝结成一座城市的道德底色。

  从2005年开始,宁波连续4年在全市开展“我身边的文明之星”评选活动。评选始终坚持突出“我身边”这一主题,力求以近距离感知的方式,展示积极向上的社会主流,使广大人民群众学有榜样、赶有目标。最终评选出的“文明之星”,包括社区建设热心参与者、外来务工人员优秀代表、献血明星、热心助学者等,他们就生活在大众之中,活跃在群众身边。

  “我觉得轰轰烈烈的壮举固然值得我们学习弘扬,但是平常人那种润物细无声的举动,穿透力更加绵延。”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铁骨柔情的女民警何利彩说,“因为它代表了我们普通百姓心中蕴藏的一颗良心和爱心,这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本报宁波9月14日电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