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他办出一所省级重点院校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15日06:45  中国青年报

  白衬衣,旧军裤,解放鞋,目光坚定而刚毅,全身上下散发着军人的气质:你能想象这是一位资产过亿的省级重点院校的董事长吗?

  梁承华,广东肇庆理工学校董事长。他是一位曾有过12次战斗经历、4次立功的英雄战士;一位不要“铁饭碗”,矢志创业报国,用行动为国分忧的模范军转干部。2008年11月,梁承华被评为“改革开放30年全国十大民办教育杰出代表”;2009年8月,他被教育部评为“全国先进教育工作者”;今年5月,梁承华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1986年,梁承华因腰椎伤残转业。因为他是战斗功臣,又有三等残疾证明,本来组织上对他有特殊安排,他却选择了经济欠发达的肇庆,在市政府办公室从事机要保密工作。

  转业后,梁承华的内心一直不能平静。每天坐在办公室里发发文件、整整档案,这与他当年浴血沙场、枕戈待旦的战场生活反差太大了。他决心要开创自己的事业。

  1990年,他还在市政府保密室上班,有一次下乡走访,一个农村家庭触动了他。那个家庭里,户主有重病,4个小孩在初中就都辍学回家种田,而几亩责任田也难以维持生计,家境十分寒苦。看到这个悲惨的家庭后,梁承华每个月寄200元资助这户人家。可3年后,梁承华再次走访这户家庭,发现贫困的状况没有一丝改变。“培养出他们的孩子,才能拯救这个家庭。”打那时起,梁承华便开始有了通过办学资助贫困学生上学的想法。

  1995年,梁承华终于决定,放弃现有的工作,开始全身心投入办学育人这一极富挑战的事业中。

  万事开头难,何况在一张白纸上创业。梁承华把自己平时的积蓄全部用上,不够;向老岳父借了几万元,还是不够。他最终横下一条心,卖掉自己60平方米的房子,让爱人带着小孩搬到单位宿舍住。最后,总算凑到了20来万元。

  没有场地,就租用废旧的厂房;没有设备,他就到工厂去借;没有老师,他就成天蹲在人才市场去招聘。一张破桌,两张旧椅,渴了就喝白开水,饿了就啃几个冷馒头,梁承华在人才市场蹲了一个多星期,也没有一个大学生愿意去他的学校工作。人家都说:连老板都在啃馒头,我们去了还不得饿死?

  半个月后,终于有几个实在找不到合适工作又急于上班的大学生愿意去试一试。他们开出的条件是,按月签合同,自己找到了好的工作可以随时走人。

  学校终于开张了,虽然是一个只有6名老师、33名学生的小型培训班,但那是梁承华心中的希望。

  然而,困难才刚刚开始。第一个学期,学校就差点关门——他没钱给6位老师发工资。1995年11月6日,几名老师坐在办公室拒绝上课,声称如果5天内不发工资,他们将离开学校,并将梁承华告上法庭。梁承华只得骑上那辆破旧的自行车四处借钱,结果受尽嘲讽也没有借到一分钱。第二天,老师们开始收拾行装准备走人,学生也准备离开学校回家,有的学生家长还找上门来要他赔偿学费和误工费。

  梁承华没有放弃。

  那天晚上,一个叫张志民的老师来到梁承华的宿舍里告别说:“我要走了,走前送你一句话吧,你还是早些放弃好。”

  当时梁承华的宿舍里生着小炉子,炉子上正烧着开水。梁承华说:“那么,我请你来看看我会不会放弃,现在我把手指贴在水壶上,直到你说停我才松开。”说完,梁承华把一个指头贴在滚烫的水壶上,十几秒过去,张志民终于看不下去,叫了停,梁承华拿开手,一块皮完完整整地粘在了水壶上。

  梁承华的举动令当时的张志民深感震撼,他当即扔下行李,并动员一起来的老师继续跟着他干。

  靠着这股韧劲儿,他把只有几十人参加的小型培训班办成了师生4000多人、资产过亿元的省级重点院校,为成千上万的孩子提供了受教育的机会。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