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菅直人连任成功 破除日本首相“流水线”魔咒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15日07:29  半岛网

  

9月14日,菅直人(右)在民主党党首选举中击败唯一竞争对手小泽一郎(左)。

  “我有一个梦,要把一个充满活力的日本交给下一代。”

  “民主党取得政权前 ,3位自民党人首相任期都非常短。就民主党而言,我作为党首也只有 3 个多月 ,未来 3年,我将尽全力全方位重建日本经济。”

  ——菅直人

  “我有梦想和雄心,要让日本重振雄风,把火炬传给下一代。”

  “我将以普通一兵的身份尽全力让民主党领导的政府取得成功。”

  ——小泽

  日本首相、民主党党首菅直人9月14日在党首选举中出人意料地以明显优势击败唯一竞争对手、前干事长小泽一郎,成功连任并将继续担任首相。普通党员、支持者及地方议员是菅直人赢得这场“横纲对决”的关键。

  演说相似强调“梦想”

  民主党当天下午2时在首都东京一家饭店召开临时党代表大会。小泽、菅直人先后上台,作15分钟最后竞选演说,民主党国会参、众议员随后投票。

  菅直人和小泽“最后的拉票演说”将成为当天焦点。小泽和菅直人也为最后演说煞费苦心。而两人演说听起来居然几乎如出一辙:小泽说“我有梦想和雄心”,菅直人说“我也有一个梦”;小泽说,要让日本重振雄风,“把火炬传给下一代”;菅直人说,“要把一个充满活力的日本交给下一代”。

  不过,日本广播协会指出,虽然小泽和菅直人都强调改变“官僚政治”,但这并非日本眼下面临的最大难题,民众最关心经济复苏、老龄化社会和民生议题。正如菅直人在演说中所说“日本当前第一要务是重振经济、创造就业”。

  一个721分,一个491分

  当地时间15时39分 ,民主党选举管理委员会宣布,国会议员的投票加上当天凌晨起开始计票的地方议员和其他党员及支持者这3项投票统计结果显示,菅直人获得721分,小泽一郎获得491分。

  此次民主党代表选举以积分换算方式来统计选举结果。411名国会议员每票2分,计822分;将近2400名地方议员票算作100分;约34万名党员和支持者的选票算作300分。候选人围绕这1222分展开了激烈争夺,必须赢得1222分中的过半才能当选。从选举结果来看,菅直人获得了国会议员选票中的206票,合412分,小泽获得了400分;在地方议员层面,菅直人和小泽的得分分别为60分和40分;而在其他党员和支持者这部分选民中,菅直人赢得了249分,远远超过了小泽的51分。

  内阁可能下周改组

  结果公布后,菅直人上台发表获胜感言。他一一感谢国会议员、地方议员、普通党员和支持者,感谢全体国民,“感谢过去几年小泽给我的指导”。这时,电视转播镜头对准小泽,他睁开眼,舔一下嘴唇,随后紧闭双眼。

  日本共同社分析,菅直人可能于下周早些时候完成内阁和党领导层改组,是否启用小泽担任要职将成为最大焦点。由于菅直人内阁上台以来呈现“脱小泽”姿态,能否保持党内团结将取决于他今后如何对待小泽和小泽派国会议员。

  ■对华态度

  菅直人重视中日关系

  北京大学日本问题专家梁云祥告诉记者,同属民主党,菅直人和小泽的做事风格却带着强烈的个人色彩,这就导致两人在对华关系上暴露出差异,菅直人比较亲华,小泽也主张加强对华关系,但态度反复。众所周知 ,民主党一向反对参拜靖国神社,在日本侵华问题上认错态度较好。

  因此,菅直人对待中日历史问题更加坚定。他曾明确批评过小泉的做法“有悖政教分离的原则,否定过去所做的反省,损害了日本的国家利益。”

  其次,菅直人重视中日经济关系,他在金融危机时期出任日本财务相,面对日益崛起的中国,他比小泽更加清楚,中国对日本经济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小泽对华态度反复。对于参拜靖国神社,小泽曾扬言“战后东京大审判是不当的报复裁判”,应实现天皇参拜。近年为了党内团结,他才稍改口风。

  在外交政策上,小泽曾提出“日美中等边三角形”理论,愿意和中国维持友好关系。但这只是表面现象,他更深层的动机是为了让日本不依赖于任何国家,独立成为世界大国。

  ■时评

  日本:“一年三选相”的尴尬

  菅直人在民主党党首选举中击败党内大佬小泽一郎。日本政坛得以避免“一年三换相”,但“一年三选相”仍令人叹为观止。

  从选举结果看,菅直人赢得的国会议员选票仅略高于小泽,更重要的胜负之钥握在民主党党员、党友以及地方议员手中,而这些人的投票倾向易受舆论和民意左右。可以说 ,菅直人胜在民意支持高于对手。耐人寻味的是,民众支持菅直人,最主要的考量是不希望政坛持续动荡。

  上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进入“失去的十年”,政坛动荡也在加剧。2000年以来,除小泉纯一郎政权维持5年之久外,其余时间平均不到一年换一次首相。民主党去年8月经众议院选举击败长期执政的自民党,首次实现政权更迭,但上台后也很快重蹈覆辙:前首相鸠山由纪夫和前干事长小泽一郎因为政治资金等事件波及,于今年6月双双宣布辞职;菅直人经过党首选举继位后不久,就因参议院选举失利,连任前景一度蒙上阴影,险些成为日本战后最“短命”的三位首相之一。

  在日本这个以生产耐久优质工业品著称的国家,政坛似乎是一条有“设计缺陷”的生产线,其终端“产品”——首相难称“耐久”,这背后有经济环境、政治生态、政党架构、民众情绪、舆论氛围等多重原因。

  概言之 ,经济长期不景气,使民众极易对执政党不满;执政党为挽回民意,倾向于以首相和内阁辞职来尽快“灭火”;新组建内阁又很快沦为执政党内“分肥”平台,催生新一轮权力斗争。此外,党首选举与国会选举日程的错位,进一步加快了政局动荡频率。政局反复动荡,直接后果之一是容易出现“政治真空”。在内政层面,“政治真空”影响政策制定和执行。同样,“政治真空”也会作用于外交领域,致使政策反复和决策缺位。有时候,角逐各方会为了选举利益采取短视的外交策略,从而危及国家的长远利益。

  菅直人成功连任,应该稍能抚平民众和市场对政局不稳的不安心理,但小泽虽败,党内影响力犹存。考虑到小泽漫长政治生涯中屡试不爽的政界重组做法,一些观察人士担心,这场选举的后遗症可能为下一次政治动荡埋下隐患。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12 3 4 后一页 >>分享:【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