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思南公馆,“一样”的新颜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15日07:43  解放日报

  本报记者 林环

  仿佛还能听到梅兰芳在这老洋房里吊嗓子,仿佛还能看见周恩来、柳亚子在梧桐树下沉思的身影。地处上海市区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之一的思南公馆,如今更为鲜亮,越发透着水灵气。

  触摸得到那种无处不在的法式浪漫,难以磨灭的历史积淀,处世不乱的人文底蕴。这处以思南路老洋房为主体的上海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性修缮已悄然竣工。

  而今,卢湾区思南路上原“义品?”变身思南公馆后已投入试运营。一种全新的旧城改造模式浮出水面:保护更新与商业开发并重,公益性与商业性兼顾,文化得以传承,经典因此不老……

  外部不变?“那才算成功”

  每个故事都有述说者。很多时候,身为旁观者的见证,往往比全情投入的参与者更让人信服。

  “在我们眼里,今天的新颜,还和从前一样。”思南公馆的邻居——中国共产党代表团驻沪办事处旧址“周公馆”的原办公室主任于永成说。调往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的于永成,曾在周公馆工作了21年。原办公室的窗口,正对着思南公馆。

  思南路51号至95号,除了思南路73号的周公馆、71号的周公馆办公楼外,还有21幢花园洋房。上海社会科学院原院长张仲礼在为《卢湾区志》写序时概括当年的卢家湾面貌,第一特征就是“静雅”,代表建筑即“马斯南路一带”。而马斯南路,指的就是思南路。

  上世纪20年代,上海经济飞速发展,一部分外侨和中国富豪积累了相当财富,有条件建造豪宅。一些房产商抓住机会,成片开发了一批具有弄堂韵味的花园洋房建筑群,义品?即代表之一:23幢独立式住宅建筑,红瓦屋顶,赭色百叶窗,无过多装饰,简洁大方,花园周边是郁郁葱葱的树木。

  如今,在于永成眼中,这些三四层的花园洋房和这条不通公共汽车的安静小路又和从前一样了:回归红瓦屋顶,回归赭色百叶窗,回归清幽花园,外墙也恢复成卵石饰面,典雅大气。“重现当年风姿,那才算成功。”

  悄然变身的思南公馆,正成为许多人的期待。是什么如此牵动众人情怀?除了喜悦的盼望,早前或许更多的还是担忧。

  根据1999年的《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和《上海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思南路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是上海市区内划定的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之一。义品村尽管在规模、居住档次上并非是当时最大、最考究的,但作为群体所形成的环境,尤其是多个花园形成的共享绿化空间,却是在上海滩极为独特的。

  不止一位大牌导演看中过思南路,《大城小事》、《色戒》、《长恨歌》……对他们而言,这条路俨然是不可替代的“上海”。更何况,这里曾经住着的,还有在中国现代史上留下浓重印迹的人物,那些曾经叱咤风云的人物。

  1999年9月,市政府在基本完成“365”旧区改造任务后,根据当时城市改造和建设中面临的新情况,提出进行历史建筑与街区保护改造试点。思南路项目即被确定为上海市四个试点项目之一。

  根据市规划局批准的修建性规划,项目定位为“具有上海近代独特文化和历史特点的高品质生活居住、商业休闲社区”。以保护地区整体历史风貌为出发点,重点保留保护优秀历史建筑,保留区域原有的居住功能,同时补充商业和文化展示功能;既保存旧建筑的形态、风貌和神韵,也赋予其新的生命力。

  内部细节,“还原不走样”

  历史景观是城市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环境是维系城镇居民精神归属的根基,是城市文化活生生的表现,必须在完整保护的基础上,使其延续生长。

  在历经了近百年的风霜,在经历了那个特殊年代的抢房风波,大多数老洋房被岁月以及“72家房客”磨砺得不堪重负。很多在此居住的上海居民爱恨交织,厨卫合用、电线杂乱,鸡毛蒜皮、争执不断。于永成说起一些现在听来有些可笑的小事:那时逢年过节,家家户户买上三两只鸡,一时吃不完,甚至直接就在那些有草坪、细竹、白玉兰的花园里放养;外宾来参观时,在洋房门口就能看见水果摊、葱油饼摊、修自行车摊若干,风一起,周公馆里四处弥漫葱油饼的味道。

  “终于,如今大不一样了。”于永成说,看不见的变化有地下水管全部更新、部分电线改走地下,而看得见的变化太多了。

  遭破坏的壁炉恢复,里头还放了两根圆木,看着就暖暖的;残旧的木地板和扶手拆下,运到厂里重拼后再送回,如新又不失历史感;老式的铸铜开关及插销,上海买不着,统统去广东定制……坐在屋内,看着红色的阳光门、落地窗,光线毫不吝惜地透进来,外头的绿阴探出墙外去,内心不由安逸又明晰起来。

  于永成说,项目动工前,运作方的数名设计师与项目经理曾专程来周公馆取经,“把楼梯扶手、窗框、门楣雕饰、壁炉等一一拍照,确保内部细节完全还原不走样。”

  阮仪三,这位以“护城”闻名的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是这个项目的顾问。他所领衔的同济大学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认为历史街区的标准有三:街区内环境风貌保存完整统一,有较高的历史价值;街区内反映历史典型风貌的居住建筑、构筑物及环境要素(树木、院墙等)基本是历史的真实遗存;具有一定规模,能够形成视觉的完整性。而思南公馆,正是以历史街区的标准进行保护规划。

  当然,前提是要先将原本居住的众多人家置换出去。在这些原本静雅的花园洋房里,房屋居住密度迅速增加,从1944年的平均每幢2户增长为20世纪末的平均每幢14户,有的甚至高达17户。居住密度高、配套设施差、违章搭建现象严重、景观破坏大,不但居住条件无法改善,建筑本身也处于不断遭受破坏之中。

  1999年,思南路项目开始了置换工作。而置换只是第一步,其后的保护性修缮由于绝非推倒重建,代价也很大。对此,项目实施单位的意见是,这些房子不仅仅是房子,更是城市的记忆、城市的资产。

  程潜、梅兰芳、柳亚子、薛笃弼、李烈钧……就在思南路87号的梅华书屋,梅兰芳为拒绝庆祝所谓“大东亚战争的胜利”,不惜冒着生命危险请医生打了三针来“高烧在床”;就在思南路61号的薛笃弼故居,辞去南京政府要职后在沪当律师仗义执言的薛笃弼,拒绝了随国民党政府官员撤赴台湾……

  采访中,记者发现许多人都有一份“思南情结”。在他们的心里,这里的“每扇门窗都有故事”,因此原汁原味的保护理念是第一位的。

  无论内外!“一样又不一样”

  城市文化遗产,不可再生。其更新改造后,公共性必须坚持。隔着老百姓的围墙,无论如何要打开。

  从思南路近复兴中路的大门走入,路中央是香樟、榆树、枫杨树多株,两旁的洋房款款而立。

  思南路51号,即周公馆对面这幢,于永成参观后很感慨,“真是一样又不一样!”

  门口迎宾的是茶花、竹子与在叫的小鸟,迎面的水晶吊灯映得洋房流光溢彩,很多东西看起来既冲突又和谐:花鸟抱枕很中国,一把金色黑色各半的高靠背椅又很现代;二楼有壁炉,却也有储藏间改成的电梯间,小型电梯由德国进口;阁楼天窗很复古,开关却只需轻按墙上的按钮,更有甚者是下雨时还会自动地缓缓关闭……

  在木门窗透入的阳光中,聊着拆除屋顶时曾发现国民党原高级将领留下的子弹,看着楼梯拐角处、办公桌上、露台桌上用各色盆具装着的花或绿色植物,你会发现,这里的一椅、一灯、一树、一花,原来都经过了精心挑选和考究布局,不动声色地诉说着文化交融。

  旧城改造的通常方式是什么?拆了新建,由平面转向立体,以至于市中心高层建筑林立,社区可能被割裂,文化可能出现断层。如果仅仅让一些保护变成推倒重建,人们渐渐就再也找不到历史文明存活过的完整证据。

  “我们也有面向公众的中式餐饮、西式餐饮以及零售等小型商业项目。然而,思南公馆的生命力更在于文化而不是商业。我们相信,改造成功,则是不可复制的宝贵资源。”项目实施单位的态度很明确:这样一种保护更新的全新尝试,将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地方文化风貌延续打造好的样本。

  如今,思南公馆原先的砖木结构得以加固和更新,达到七级抗震的标准。对此,项目实施单位称之为老洋房“生命的延续”,是以保护和发展的理念让其与今天的城市和今天的生活更加和谐。

  不可复制,也不冲突,更多的只是补充,完整一个更加海纳百川的上海,完整一个越来越让人喜欢的上海。这就是思南公馆的定位。

  卢湾区委书记徐逸波感慨地说,“在思南公馆漫长的改造过程中,始终得到市领导的关心和指导,卢湾历届区委、区政府一茬接一茬坚定不移地接着干,坚持把保护优秀历史建筑和推进功能再生结合起来,努力把该项目打造成为上海优秀历史建筑保留保护改造的经典项目、传承海派历史文化的标志性项目。现在终于‘十年磨成一剑’。”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