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在真实的环境中学习法律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15日07:48  法制日报

  诊所式法律教育要求由有律师执业经验的教师指导学员通过办理真实当事人的案件来学习法律,就像医学院的临床教学一样。在弗兰克身后,诊所式法律教育不仅变成了美国法律教育中的必要成分,也因其独特的教学理念与方法,迅速风靡全球

  法学院的学子们———未来的法律人,必须在真实的环境中,通过参与具体的法律实践活动、在教师的指导下大胆探索和创新,并从自身经历中不断学习和提高,才能正确理解法律的功能与作用,乃至局限和不足

  □柯岚肖楠

  杰罗姆·弗兰克生逢美国史无前例的大萧条时期,是罗斯福新政倚重的法律智囊之一,他对美国传统的法律教育提出了尖锐的批评,第一个提出了诊所式法律教育的设想。弗兰克指出,传统的教育模式是以图书馆和书面材料为中心的,不能胜任培养合格律师的任务,用这样的教育模式培养律师就好像一个学打高尔夫球的人从不去球场,而只是在家看“如何打高尔夫球”的教材,研究报纸上别人怎样玩高尔夫。

  诊所式法律教育要求由有律师执业经验的教师指导学员通过办理真实当事人的案件来学习法律,就像医学院的临床教学一样。在弗兰克身后,诊所式法律教育不仅变成了美国法律教育中的必要成分,也因其独特的教学理念与方法,迅速风靡全球。

  独特的“西北模式”

  十年前,美国福特基金会在中国资助了首批7所著名大学开设诊所式法律教育课程,在那时,这是一个小范围内推行的试验性项目,并没有受到法学界太多的关注。一贯重视实践教学环节的西北政法大学敏锐地捕捉到了这种新型教育模式的价值,自发开设了诊所式法律教育课程,次年就得到了福特基金会的资助。十年过去了,中国诊所式法律教育已经有了独特的“西北模式”,并成为西北政法大学实践教学改革的亮点。

  诊所式法律教育中“西北模式”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遵循培养律师、推进法律职业共同体形成的教学目标;从自身经历中学习,创新法学教育理论与方法;提供有价值的法律援助,推动法学教育改革和法律职业发展,促进社会公正的实现。随着西北政法大学诊所式法律教育的迅速发展,校长贾宇教授深感法律诊所不足以满足所有学生学习实践技能的需要,实践教学应当引入到法学教育的整体环节中,促进传统的法学学术教育向实践性法律职业教育转化。

  为了实现这一目的,西北政法大学先后推出了“法学教师出任法官助理”和“法科研究生实训”项目,并将其同教师业绩考核和研究生毕业考核结合起来,这在全国属于首屈一指的改革。

  身临其境的体验

  2010年8月1日,由西北政法大学校长助理、法律诊所项目负责人、博士研究生导师汪世荣教授主持的首届暑期法律实训研修班隆重开班了,来自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武汉大学、郑州大学、西南政法大学、湘潭大学、甘肃政法学院等全国11所高校的49名法科本科生和研究生来到西北政法大学。在为期21天的研修时间里,西北政法大学法律诊所的10位老师为他们提供了以参与法律实务为主的互动性课程。

  开班的当天,来自各地的学子们就感受到了西北政法大学诊所式法律教育的独特之处,老师和学员们一起围坐在圆桌边,没有清晰的师生界限,非常亲切但又不失严谨。每位学员按要求在规定的简短时间里介绍自己,最后大家用民主投票的方式选出了给人留下最深印象的三位同学。学员们深刻地感受到,这是最为真实的民主政治,因为他们以前互不认识,事先也没有做投票的准备,要在短短几分钟里尽可能地展示自己、脱颖而出,完全取决于自我介绍技巧的掌握和运用。

  研修课程除传统的课堂教学之外,还包括专家讲座、调研、观摩庭审、模拟开庭和法院立案庭当值等内容∥堂教学主要着重训练学员处理法律纠纷案件的能力,从“会见当事人”、“咨询”、“事实陈述”、“事实调查”、“法律分析”、“死刑案件辩护”、“询问证人技巧”、“诉状写作”和“辩护词写作”九方面对学员进行法律技能的系统训练。以典型案例为背景,模拟真实案件中可能产生的法律问题,采取案例分析的形式,进行师生教学互动,使学员们明白“法律的生命不在逻辑,而在于经验”。

  专家讲座注重从宏观理论上把握,针对我国当前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法院创新管理机制的实践与经验和法学教育的历史、现状与未来发展等问题向学员做了启发引导性讲解。法院立案庭当值则将每4位同学分成1个小组,在西安市雁塔区人民法院立案大厅,免费为当事人提供各种法律咨询服务。

  与此同时,研修班学员被分为模拟法庭与调研各两组,并在结业前进行模拟法庭与调研成果汇报。时值三伏,调研与模拟庭审都由学员独立完成,不仅是对学员独立思考、团队协作和沟通技巧的训练,也是培养他们独立人格、勤奋吃苦精神的过程。最后的成果汇报是两场独立完成的模拟审判和两份实实在在的调研报告,经受了老师和学员们方方面面的评判。

  学员最终作出的成果汇报,远远超过了老师们最初的预期。模拟审判中不乏思维清晰、言词敏锐的优秀律师和公诉人的苗子,而在学员们分两组提交的对西北政法大学法科研究生实训的调研报告中,他们使用的调研方法和技巧都表现出了成熟的思考。报告中所提出的建议,更是西北政法大学进一步完善法科研究生实训项目的珍贵良方。

  在实训期间,研修班组织学员观看法律电影、访问律所和观摩刑民庭审,还组织了学员赴延安的“朝圣”之旅,拜谒“人文始祖”———黄帝陵,参观红色革命教育基地———圣地延安,感受“华夏之魂”———壶口瀑布,使学员在增强法律职业技能的同时,提升自身境界、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与不屈奋争的精神。

  研修班结束时,有五位同学获得了“优秀学员”称号,他们分别是来自中国人民大学的王海燕、武汉大学的张韵雯、华中农业大学的周锦培、郑州大学的肖玉雪和西北政法大学的何祎。罗长征、郭升选、薛少峰三位老师被评为“优秀指导教师”。几乎每一位学员在最后的个人总结中都认为研修班不仅提供了更多的理论知识、更新的思想理念和更实用的职业技能,还使他们领会到了西北政法大学“严谨求实、文明公正”校训的真正含义。

  学员们通过免费为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了解了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对法律的作用有了新的理解,对法律人的使命有了新的认识。学员们不仅获得了知识的积累,而且得到了思想的升华和阅历的拓展。一位学员在总结中真诚地写道:这是一次学习之旅、发现之旅、朝圣之旅、友谊之旅、感恩之旅和收获之旅!

  与时俱进的未来

  研修班顺利降下了帷幕,西北政法大学与广州东送电力集团合作的法学教育模式改革项目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通过这一步,西北政法大学向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子们,介绍了独具特色的西北政法大学诊所式法律教育,也在实践中找到了该项教育需要进一步完善的细节。

  法学院的学子们———未来的法律人,必须在真实的环境中,通过参与具体的法律实践活动、在教师的指导下大胆探索和创新,并从自身经历中不断学习和提高,才能正确理解法律的功能与作用,乃至局限和不足。唯其如此,他们才能在真实的法律世界中明确自己的使命,准确定位,勇敢担当。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