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禁网门”与“直通中南海”背道而驰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15日08:15  国际在线

  邳州教育局今年8月27日向该市各中小学、民办学校等机构下发了一个红头文件。文件称去年以来,邳州已有3名教师因在互联网上散布不实言论被拘留,广大教师“要注意形象,讲政治,讲大局,不该做的事不要做、不该说的话不乱说”,此事被网友称为“禁网门”。(9月14日《现代快报》)

  根据记者的调查,这一红头文件的真实性得到了邳州市教育局办公室主任高福新的证实:“教育局并不排斥教师通过正确渠道反映正当诉求。”这句话的言外之意,其实是暗示通过网络反映问题不是正确渠道。

  9月8日,人民网和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正式推出“直通中南海—————中央领导人和中央机构留言板”。该留言板旨在供网友对中央领导人倾诉心声,给中央机构提意见建议。网络问政已成为公民吐露心声、反映问题、参与政治生活的的重要渠道之一。在这样一个大气候下,邳州教育局用红头文件阻止教师在网上发言,本身便是与现代政治生活的大方向背道而驰的。

  更重要的是,邳州教育局用一纸红头文件剥夺教师在网上发言的权利,其实是动用行政力量剥夺他人言论自由的权利。显然,这是一种越权行为,不论是对于宪法赋予公民的自由表达权,还是对于国务院授权颁布的《国家人权行动计划》。选择在网络上表达诉求,还是选择其他方式表达诉求,这是一个公民自己的权利;网民若发布了虚假、诽谤性的内容,自然应该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但要明晰的是,网民发布虚假、诽谤性的内容,应该由受害人主张,然后公安机关出面调查。

  这些年来,行政部门通过手中的权力限制和剥夺公民网络问政事例不胜枚举,暴露出一些地方官员法制观念淡薄,对待群众的批评缺乏起码的公共理性。现实地讲,政府和网民,都需要学会文明地对待网络。作为政府,首先应该做到慎用手中的权力,尊重公民的表达权,否则可能会与现代文明背道而驰。诚如学者喻国明所言,网络有一个逐渐成长、被大家所适应并熟悉的过程,网民也有一个文明习惯的形成过程。(孙学涛)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