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小学生试解中餐标准化难题

  本报讯(记者周辉霞)中式快餐难以标准化一直被认为是其不能像西式快餐连锁化发展的原因之一,而在刚刚结束的第十九届全国发明展览会上,一项名为“可显重量的储物装置”的新发明,被认为有望帮助解决这一难题。出自唐钰淇和谭海若两名小学生之手的这一发明,不仅拿到了金奖,还获得了国家专利。

  唐钰淇和谭海若是雨花区枫树山鸿铭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发明计量储物盒的创意来源于一次在面馆吃早餐的经历。当时,唐钰淇和爸爸在面馆点了同一种面,分量却差别很大。后来,两名小学生先后在四五家餐馆调查发现,餐馆里工作人员使用面粉、豆类、盐、味精等食材和调料,都是凭手感拿取,不像西式快餐一样有着严格的剂量标准,从而影响食物的质量。而工作人员则不习惯每次取材都用电子秤进行称量。唐钰淇有了发明一个既能存储物品又方便称重的装置的设想。

  随后,唐钰淇买来重量传感器、放大器电路、中央处理器、液晶显示屏,设计了一个方形储物盒的电子计量装置。昨日,他演示了计量装置的使用原理:在装满绿豆的储物装置中,根据每份餐所需绿豆的分量从储物装置中舀出,重量传感器马上感受到储物箱里重量的变化,从而使电阻发生变化,输出一个变化的模拟信号,这个信号经中央处理器转换成数字信号后,液晶显示屏上能看出舀出的绿豆是否达到剂量要求,并能很快地根据需要进行精细化调节,实现中餐用材标准化。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