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李淑一老师二三事

  我的老师李淑一是毛主席战友柳直荀的遗孀,每当教师节来临之际,我都特别怀念她。

  1944年,为了躲避日本鬼子,湖南第一师范迁到了安化桥头河。我当时正在该校读书,李淑一老师担任我班的语文老师。李老师中等个子,戴着眼镜,短发齐耳,目光柔和,声音动听,属于那种一见面就给人好印象的人。

  她对学生作文批改非常认真,写的批语非常中肯,毛笔字非常工整、漂亮,可谓文字俱佳,我现在还保留有她在我作文上的尾批,如:“文笔清鬯”、“信手写来,娓娓动听”、“梦中幻象离奇,情势紧张,是作者用心独到之处”等批语,虽寥寥数语,却成了我喜欢作文的动力。对于学生写错的字,李老师不仅要让学生知道错了,而且还经常用生动形象的比方或典故让学生明白该字的来源。有一次,我在作文中错将“染”字中的“九”写成“丸”,她教我纠正了这字,并用说文解字说明:“中国古染料多来源于植物,故有木;染料须加工成液体,故有水;染须反复进行,至少七次以上才能成好色,个位数中九为最大,故有九作为次数多,三字合起来就是染,如果加一点,字义就不好解释了。又如:‘轨’、‘凯’等字,都是不能随便加点的。”这些深入浅出的话语,让这三个字,从此我在心中牢牢记住,再也没有写错。

  李淑一老师对学生的爱不但体现在对学生文化上的关心,而且还体现在对学生生活等方面的关心。记得1944年长沙沦陷,我父亲外出躲难,在经过安化我就读的学校时,给了我一笔零用钱。当时一师学生都非常俭朴,我也没有花零用钱习惯,正当这钱不知藏哪里方觉妥当时,李老师主动让我把钱存放在她那里,放寒假时再交给我,及时为我解了难。

  李淑一老师记忆超强。1946年我离开一师后一直没见过李老师,1958年清明节期间的一天,我去烈士公园,在烈士塔前忽听有人叫我:“李孺秋,你也来了呀!”我抬头一看,原来是李淑一老师。我十分惊异老师的记忆这么好,她教过的学生这么多,与我分别十二年还能直呼我的名字,我高兴得跳了起来!李老师告诉我,她现在一中任教,嘱咐我有时间一定到一中去玩。此后不久,我去一中看望了她,她用糖果热情地招待我,还特地拿出了毛主席赠送给她的“蝶恋花”诗词给我拜读,诗词是毛主席用毛笔写在毛边纸上的,上面有涂改,是真正没经过誊写的原稿。同时,李淑一老师告诉我,毛主席还给她写了信,寄了一百元钱,让她代他去杨开慧烈士墓祭扫。李老师说,杨开慧和她是同班好友,开慧个子比她高,她坐五座,开慧坐同一行的八座,由于她与开慧交往密切,而柳直荀又是毛主席的好战友,因此,她和柳直荀得以在开慧家结识,然后相恋而发展成最亲密的关系。李淑一老师对我回忆了柳直荀烈士许多感人的事情,使我对烈士们更加钦佩。

  李淑一老师在一中退休后去北京儿媳家安度晚年,不几年就接到她老仙逝的消息,这让我感到十分悲痛!

  写到这里,我的眼睛又一次湿润了,我深深地怀念她对我的教育、关怀及对学生的款款深情,深深自责为什么没能去一中多看她几次,悔恨啊,悔恨!此恨成了我心中永远的痛。在耄耋之年,我只能通过被老师批过的作文和与老师同学的合影,来缅怀恩师李淑一老师以及那些被关爱的时光。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