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壹基金的际遇映衬民间慈善的困境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15日09:32  国际在线

  “壹基金会中断吗?”“有可能。”“会有这么严重吗?”“有,你和我,我们都不能理解的严重性。”这是柴静专访李连杰的一段对话。12日晚,做客央视新闻频道《面对面》栏目的李连杰首次坦言,壹基金计划可能面临中断。13日,网络上关于此事的讨论四起。(9月14日《新京报》)

  李连杰在接受采访时坦承,因为身份和法律结构模糊,壹基金正面临着可能中断的困境。和中国红十字会能否成功续约、能否在现有的慈善制度下成为被“赦免”的幸运儿,或者是继续打擦边球模糊存在,都是未知。而检视壹基金诞生至今,虽然颇受民众欢迎和褒扬,却一直没有正式、合法身份的际遇,我们不难发现,壹基金经受的种种,映衬出的,正是民间慈善面临的困境。

  这边厢是李连杰心事重重地称壹基金可能中断,那边厢,高调回应盖茨和巴菲特“日落条款”的“中国首善”陈光标,日前接受采访时也不禁心情黯然:“80%接受过我帮助的人都没有感恩之心。”由此看来,在现实中,我们需要面对的,不仅是以壹基金为代表的民间慈善要“正名”的困难,更有民间慈善大环境不容乐观的现状。

  某种程度上说,发起壹基金的李连杰,和致力于亲手做慈善的陈光标,代表了当前中国民间做慈善的两种路径。壹基金将国外先进的民间慈善理念,尝试移植到中国,向我们展示了一种和官方固有模式不同的慈善方式;陈光标高调承诺的“裸捐”,打破了我们传统财富传承“庇荫后代”的思维。壹基金让更多的人看到了民间慈善的希望,发动了更多人致力于慈善的信心;而陈光标响应“巴比”高调承诺的“裸捐”,正在默默地改变着很多人的财富理念。

  据报道,即将再次踏上中国之旅的盖茨和巴菲特14日以亲笔信的形式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在否定中国之行是劝捐之后,两位人士在信中称:当代中国人更面临一个重要的历史机遇——为后人树立慈善榜样。这些努力很可能会对中国现代社会慈善的成长和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巴比”的中国之行,带来的将是他们的那一套先进、成熟的慈善理念。而我们更为关注的问题是,他们此行,能否为以壹基金为代表的民间慈善遭遇的困境,带来一丝制度回应的春风。

  陈光标是“慈善榜样”,李连杰和壹基金也是。某种程度上说,如何用先进、成熟的慈善文化、慈善理念,打破壹基金为代表的民间慈善遭遇的困境与瓶颈,更具有现实意义。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壹基金的被“豁免”,更是整体慈善制度和慈善环境科学、透明、可持续化。唯有慈善制度的支撑和慈善环境的支持,陈光标们才会在财税等举措的激励下更多出现,每个人的慈善热情才能被最大限度地激发出来。

  “巴比”在信中说:“当代中国人更面临一个重要的历史机遇——为后人树立慈善榜样。”为了树立这样的慈善榜样,相关方面不妨多听听“巴比”的建议,多给壹基金一些实质性的支持,多在慈善制度上进行改观——壹基金的困境某种程度上暗合了这个“历史机遇”的到来,如果有关方面愿意把握的话。(李记)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