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壹基金困境是民间慈善的“宿命”?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15日10:29  半岛网

  文/邓海建

  

  壹基金的困境在于体制,在于它“黑孩子”的尴尬身份。壹基金计划是挂靠在中国红十字会下面进行公募的专项基金,一直在打擦边球,甚至在很多场合,它的一些做法是“违反现行规定”的。小打小闹没关系,一旦向专业化、制度化方向发展,就出现了生死掣肘。唯一的出路,在于升级为公募基金会。但问题是,哪个部门愿意挂名而“管”呢?

  风险社会的不确定性,日益彰显出民间互助与私力救济的重要性。眼下,民间慈善的脚步已经和壹基金一样跑过了后知后觉的体制,但体制从不会认为是自己迟滞了,只会以固守的眼光来打量“怪胎”壹基金,当这种压力超过临界点,壹基金就必将成为历史;而公募基金的种种乱象又于公愤中消解着公众的善心。最坏的结果就是,意在帮扶公共救济的民间慈善,激情难以再燃。

  如果壹基金死在贪腐的不堪里,也许我们无话可说;但若折戟于所谓的体制上,这不仅让人质疑相关制度的固步自封,更让人对公募的垄断地位产生不尽的联想。我们总是教育富人要懂得“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种耻辱”,但滞后的慈善立法与配套制度却活活让各色慈善捐赠沦为千疮百孔的秀场、暧昧纠结的利益纠葛。

  壹基金困境是民间慈善的多棱镜,尤其是在公募基金公信力成谜的当下,纾解这种困境,显得更为迫切。也许对民间慈善而言,最好的政策支持就是放手——放宽对民间慈善组织的管理,降低其法律身份门槛,给其适度的生存与发展空间,帮助民间慈善组织建立成熟的法人制度,建立更稳定的财税激励体系,保护捐赠人的利益,有序推进民间慈善的专业化、制度化。

  半岛网辣蛤蜊评论(http://news.bandao.cn/lagala/)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 [编辑: 孟祥龙]分享:【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