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湖南装备产业规模总量位居工业之首 长沙酝酿首个千亿集群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15日13:22  红网

  红网长沙9月15日讯(记者 刘怡斌)今年5月,长沙经开区装备制造(工程机械)产业基地获国家工信部的批准,成为全国仅有的两家国家级工程机械示范基地之一。

  随着总投资60亿元的中国(长沙)工程机械交易展示中心项目近期签约入园,长沙经开区将成为全国规模最大、配套最全、集全世界所有工程机械行业规模企业产品的一站式采购总部基地,标志着全球工程机械顶级“宝马展”将有长沙版。目前,首批签约引入的品牌客户包括全球工程机械行业巨头美国卡特、韩国斗山、日本小松和日立以及国内知名企业徐工、龙工等。

  “装备制造业可以说是湖南工业的领头羊!”长沙经开区管委会主任李科明这样认为。

  事实上,该基地装备产业规模总量位居湖南工业之首,居全国第15位,中部地区第三位。根据湖南实际,湖南的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发展专项规划提出重点发展中、高端工程机械装备、高端电力牵引轨道交通装备、新能源汽车及汽车新品种、高档数控装备、大型冶金、矿山设备、高技术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航空装备、航天装备等8大领域。

  “只有装备制造业发展了,其他的产业才能发展。”湖南省经信委主任谢超英表示,湖南装备制造业平均增长速度在33%左右,高出全国的平均水平8-9的百分点。长沙的工程机械这几年的增幅都在60%以上,今年可能突破1000亿,将是湖南的第一个千亿集群。

  根据规划,到2015年,湖南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增加值预计达到12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23%左右,装备制造产业全行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万亿元,全国排名前移2—3位,装备制造规模工业增加值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25%以上。到2020年,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增加值预计达到26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20%左右;装备制造业全行业主营收入预计达到24000亿元左右,年均增长22%以上。

  当前,我国正处于扩大内需、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一批在建或新建重大工程项目,将有效拉动我国先进装备制造业的快速发展。金融危机冲击下的西方发达国家装备制造企业的战略性调整和收缩,也为我国先进装备制造业拓展国际市场提供了契机。

  作为装备制造业的一个重要部分,目前长沙经开区工程机械产业的产值已占全省的五分之三、占全国的七分之一,产品涉及12个大类、100多个小类、400多个型号,占全国工程机械产品品种的七成。特别是三一、中联、山河智能3家上市公司的市值,超过了全国工程机械上市公司市值的三分之二。2009年中国工程机械行业销售收入过百亿元的制造商有徐工集团、中联重科、三一集团、柳工集团,其中,长沙工程机械企业占了半壁江山。

  今年上半年,中联重科抢抓工程机械行业持续增长的机遇,主导产品汽车起重机、建筑起重机械、混凝土机械、环卫机械等销售增长实现历史性的突破。三一重工今年的产品销售继续维持火爆局面,生产销售数据达到了历史同期最高水平,部分产品上半年基本能完成去年的销售额度。三一集团2010年全年目标是完成销售收入500亿元。今年1-8月,长沙经开区工程机械产业共完成产值432.9亿元,同比增长56.2%,占全区全部工业总产的72.6%。预计2011年长沙经开区工程机械产业总产值将接近1000亿元。

  在湖南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发展专项规划产业重点发展的产品中,湖南工程机械企业山河智能的几大主营产品土木工程机械装备、通用飞机等都在其列。山河智能总裁助理朱孟雄透露,上半年公司销售形势非常好,仅一季度的产品销量就超过去年全年,预计今年的销售收入将是去年的10倍以上。但由于产能限制,损失了不少订单。由此,山河智能正着力解决生产用地制约企业扩大发展的瓶颈问题。“山河工业城规划40至50亿,计划6年完成。计划十二五末达到400亿的产值。”

  在国外市场的拓展上,三一理智地选择“纵横捭阖”的策略。进入印度市场之后,三一成功打入德国、美国、巴西、阿尔及利亚等国家市场,发展至今已经拥有30家子公司。三一在世界工程机械的高端国度-美国和德国设立分公司的目的是结合全球最先进的制造工艺、技术和最高管理水平,提高三一的制造水平、技术、品质和品牌地位,并在危机中吸纳有用人才到三一体系中,提升自身水平。

  “工程机械的产业大军要构成一种汹涌澎湃的工业巨浪,来推动湖南工业朝前发展。”三一集团副总裁何真临认为,长沙的3家工程机械的上市企业现在的市值已占到整个工程机械上市公司市值的60%。从市值的角度已经是名副其实的中国工程机械之都了。如果达到2000亿的时候,应该说对整个的带动起码是上万亿。

  而三一只是长沙经开区中走出国门的代表之一,与三一机缘巧合同处一个园区的中联重科和山河智能凭借各自的产品优势,走出国门,赢得国外客户的信赖。至此一批如长天九五、和昌机械、大唐工程机械、天立工程机械、星邦重工等企业纷纷扎堆。

  2008年9月,央企中铁轨道系统集团有限公司在长沙经开区征地落户,并创下从签约拿地到投产仅用不到1年时间的“中铁轨道速度”,并结束了湖南不能生产特大型隧道施工机械的历史。“中铁轨道落户长沙并成功下线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程机械产品,成为长沙工程机械产业中的一支新生力量,为长沙打造成‘中国工程机械之都’增加了厚重的砝码。”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会长祁俊日前来长沙经开区考察时如是评价。

  长沙经开区管委会主任李科明表示,目前长沙经开区正谋划从工程机械的制造商向服务商转型升级,争取成为产业标准的制定者、公共服务平台的提供者,培育出世界工程机械行业的领军企业方阵,在长沙城东崛起一座名副其实的“中国工程机械之都”,成为全国工程机械产业发展最具活力的区域之一。

稿源:红网 作者:刘怡斌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