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族群价值观争议激烈 透过纪念9·11看美国社会分裂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15日13:57  国际在线

  本报评论员/李由

  “9·11”恐怖袭击9 周年之际,美国人再次举行了隆重的纪念活动。但是,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纪念的主题不再是反恐,而是美国的社会团结。按照奥巴马的说法,每年的这一刻,美国人都会“更团结”。

  越是强调什么,就可能意味着越是缺少什么,这个规律在美国经常应验。虽然今年的纪念会场内仍庄严肃穆,但场外却是争议、抗议不断,这也令今年的纪念活动比过去8 年更具争议性。

  早上8 点46 分,默哀开始。在低沉的大提琴乐曲伴奏下, 2752 名在9 年前恐怖袭击中的遇难者姓名被亲属代表和世贸遗址的建筑工人逐一念出。纽约市市长布隆博格在致辞中说,“9·11”是纽约最伤痛的悲剧,没有一个地方比世贸遗址更凝聚了人们的同情、爱和团结,而日夜开工的世贸重建工程也象征着,纽约人用强大的精神力和钢铁共同建起未来的基石。

  而在纪念广场外,有不少人举牌抗议,争吵的声音此起彼伏。一方面是“9·11”死者家属的无限伤痛,另一方面则是在世贸遗址附近建造清真寺的支持者和反对者之间的交锋。

  一场对恐怖袭击遇难者的悼念活动,正在演变成为一场美国不同族群之间价值观念的争议。这种演变使得纪念“9·11”活动的国际反恐的象征意义下降,而成为外界透视美国国内种族团结问题的一个窗口。

  正因如此,今年“9·11”的纪念活动,在世界其他地方未曾引起太大的关注,其他国家更鲜见为“9·11”举行纪念活动。这并不奇怪,“9·11”之后的9 年中,美国反恐战争的实际情况已经无法再说服国际社会赋予其道义的支持。相反,美国在各个反恐战场上的所作所为,让世界其他地区的人们更清醒地认识到美国的反恐战争里所夹带的“私货”———美国霸权。

  当全世界都已认清了美国反恐战争所夹带的这个“私货”之后,“9·11”的惨烈所代表的意义就自然下降了。换句话说,美国透支了国际社会因“9·11”对美国的同情与宽容。这样就导致了一个严重后果:美国在阿富汗和伊拉克展开的这两场战争,引起了伊斯兰世界对美国的普遍反感,这一反感和美国国内的种族情况交互缠绕,衍生出了一个美国国内种族团结的问题。

  由外部战争最终演变出美国的国内社会问题,这种情形在美国历史上曾经多次出现。一般而言,这种情形出现的前提都是,外部战争并不成功,如越南战争。 “9·11”之后,美国长达9 年的反恐战争如今同样面临着尴尬的局面:美国的国力消耗并没有通过这两场战争换来资源上的补偿,相反,美国国内的经济问题却更为严重地爆发。

  这一爆发,必然会减少美国社会福利的流入,加剧了包括种族团结问题在内的美国各种国内问题爆发的风险, 这也许是“9·11”恐怖袭击9 年之后才显现出来的另一个美国人很不愿意看到的后果。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