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万里之子:一代伟人和诗人毛泽东的鱼水情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15日13:58  国际在线

  

万里之子:一代伟人和诗人毛泽东的鱼水情

  碧波诗画

  从新石器时代那生趣盎然的鱼纹陶器到《诗经》之《季风》中就开始记载垂钓捕鱼的诗章,到周朝记载的“姜太公渭水直钩垂钓”,再到李白杜甫白居易这样的诗家翘楚中的许多有关垂钓和鱼水的唐宋诗词,都使后来的诗词爱好者耳熟能详。实际上读者和渔人则更喜欢代代流传的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的“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名句和渔父张志和的“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一致认同“雅有远韵”每每使后人吟唱顿觉“清气宛如,意境幽深”,这两首诗词更加脍炙人口,名扬千古呢!

  一代伟人和诗人毛泽东从小亲山近水,善运动身强体健,尤其是游水赏鱼,更使这位领袖其乐无穷。他留世的几十首诗词中多有鱼水情深处,上世纪40年代末以七律答和友人柳亚子“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1954年所填词《浪淘沙》其中——“秦皇岛外打渔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这是关心渔家的名句;也有让武汉人谈起来就引以为豪的,1956年在武汉畅游长江后感兴佳作,起句为“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充满了一代领袖和诗人对鱼水的豪情逸志。晚年的毛泽东还给他的护士吴旭君讲到了,他的有关人和鱼的辩证唯物主义人生哲理说:“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吃了不少鱼,我在世时吃鱼比较多,我死后把我火化,骨灰撒到长江里喂鱼。你们就对鱼说:‘鱼儿呀,毛泽东给你们赔不是来了,他生前吃了你们,现在你们吃他吧。’”他还跟吴护士对自己生死做了这样的评论:“毛泽东死了,我们大家来庆祝辩证法的胜利。他死得好。从古至今,没有人不死。这是生物发展的法则。”美国作家罗斯·特里尔就此评论说:“毛泽东曾是一位激情青年,现在他是一位激情老人。”

  毛主席在“文革”和他生命的最后一年(1975年)曾说过:你们打过鱼吗?纲举目张——安定团结不是不要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纲,其余都是目。在这里凡是渔人和了解这个撒向天空的渔网都是十分清楚明了,这是一个多么形象生动的比喻,当然那时的毛泽东把“阶级斗争”视作他政治生命中最为重要的“纲”,其余的“目”都只能是围绕和展现这个纲的周围!这是典型的一句毛泽东的斗争哲理名句。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