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警惕给教师发红头文件禁网成“言塞湖”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15日14:08  新闻晚报

  邳州教育局今年8月27日向该市各中小学下发了一个红头文件。文件称,去年以来邳州已有3名教师因在互联网上散布不实言论被拘留,广大教师“要注意形象,不该做的事不要做、不该说的话不乱说”。所谓红头文件代表的是政府权威和公信力,用公权力来辖制属于公民基本权利的言论自由,这一做法明显不妥,也因此被网民称为“禁网门”。

  在名为“邳州市教育局关于查处个别教师网络违法违规行为的通报”中,发现该文件除了通报3名教师因在互联网上散布不实言论被拘留之外,所提要求皆为高调口号,并无实际操作细节,也没有任何具体的惩戒措施。这份文件到底能有多少约束力值得怀疑。按照文件的口号,倡导教师文明上网,确实没什么不妥。抵制“三俗”,文明上网,是全体网民都应做的事。教师作为一个承载社会教化功能的特殊职业,更应注重文明上网,但这并不是阻止教师发表意见、反映问题、表达想法的借口。

  分析一下那三名被拘教师发布的所谓不实言论,没有一个是散布诸如地震谣言、色情等不良信息,而是对绩效工资不满或对工作安排有意见。由此或许能推断,教育主管部门要求老师“要注意形象,不该做的事不要做、不该说的话不乱说”,并非简单地倡导文明上网,而是旨在让老师莫谈家丑,别在网上“乱说”本系统内的问题。然而通过这份红头文件,却又不经意地把事情公诸于众,真可谓是掩耳盗铃。

  现代社会是一个被传媒聚光灯和大众麦克风覆盖的信息社会,每个社会成员都拥有不可剥夺、自由表达的话语权,尤其当互联网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之后,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信息渠道和意见表达的主体。在中国,只要符合法律,每个普通网民都可以通过发帖子、写博客等形式自由表达意愿,并对党和政府的政策建言献策。作为睿智的执政者,应该抱着开明、包容、豁达的态度倾听民声,关注民怨,特别是对民众的不满情绪更应该在认真核实的基础上,奉行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和言者无罪、闻过则喜的原则,尽最大努力化解疏导,从而使问题和矛盾解决在萌芽时期。而不是妄加限制。以权封口。如同人们对“堰塞湖”采取疏浚泄流的办法一样,靠发红头文件禁止教师“乱讲话”,势必会使正常的情绪宣泄渠道被堵塞,让不良的情绪积压发酵,形成貌似平静的“言塞湖”。在沉默中爆发的民怨会造成更为猛烈甚至是走向极端的狂泄,从而导致真正的不稳定、不讲政治和大局失控。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古训言犹在耳,当引以为戒。更何况,约束公民上网言论自有我国完备的法律法规,何劳红头文件操心。

  人民网最近推出的 “直通中南海——中央领导人和中央机构留言板”栏目,网友可在该栏目上给中央政治局9位常委留言。中央领导在多个场合反复强调倾听民意的重要性,并尤为重视通过网络收集民情、民声。 “通则不痛”,政府部门应该积极倾听民众的心声,以足够的理性、耐心和诚意,化解民众心中的块垒,及时解决其合理诉求,切忌采取围、堵、压、吓的方式堵塞民意通道。邳州教育局对红头文件在网络上引起的关注予以积极回应,是个好姿态,但行政部门更该有容得下批评、质疑声音的雅量。而这,需要行政程序和司法程序的公开、公正来作保障。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