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驳"投资环境恶化论":外商投资中国须纠正三种心态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15日14:08  国际在线

  蒋悦音

  针对近期国际上热议的“中国投资环境恶化论”,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不久前在“联合国贸发会议第二届世界投资论坛”上用数据和现实做出公开回应:2009 年中国吸收外资达到900 亿美元规模,位居世界第二;当前中国正积极致力于为广大外商投资企业营造更加开放、更加优化的投资环境。

  笔者以为,在“更加开放、更加优化”的外商投资企业运营环境不断取得进步的大背景下,国际上居然出现了“中国投资环境恶化论”,一方面说明了不断成熟的中国市场上企业间的竞争日益加剧,使一些外企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市场竞争压力;另外一方面也说明了一些外企投资中国时必须摆正以下三种心态。

  不要总指望用“超国民”待遇来获得竞争优势,而必须习惯于在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中获得优势,是一些外企投资中国必须摆正的“第一种心态”。在改革开放之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因为外资企业和内资企业在所得税税率上存在巨大差异,导致了外资企业在中国享受“超国民待遇”。现在,在过渡期结束后,外商投资企业和中国本土企业在税收上站到了同一个起跑线上,一些曾经过度依赖和看重“税收优惠”的外企因此出现 “牢骚、怨言”实属正常,但这是市场公平竞争秩序的一个必然结果。

  任何资本在全球流动都要遵守这样一个基本游戏规则,即应遵守所在国的法律而不要指望获得“治外法权”,这是一些外企投资中国需要摆正的“第二种心态”。一些外企出于利益的诱惑和侥幸心理,利用商业贿赂和不正当竞争等破坏市场秩序的违法行为时有发生,但它们在面临惩罚时则试图将“经济问题政治化”以达到浑水摸鱼、逃避罪责的目的,这是绝不可能得逞的。

  中国目前处于经济结构转型期,适应这个趋势的将获得中国相关产业政策更多的“关照”,而一些高污染、高能耗、低附加值的产业将逐渐 “不受欢迎”,这个大环境无论对于外资、国资还是民资均是一视同仁的,企业该如何更好地适应和利用好这个政策环境,是一些外企投资中国时必须摆正的“第三种心态”。(作者系江苏评论人士)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