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以前说普通话被批 如今青岛每年两万人测普通话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15日15:09  半岛网

  

  今年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颁布10周年,从9月12日至18日,青岛市开展系列推广普通话宣传活动。记者从市语委办获悉,从上世纪 50年代开始青岛就开展了普通话的推广活动,当时还一度走在全国前列,但后来有很长一段时间的停滞期,说普通话被认为是“撇腔”、“忘本”,不过近10年来青岛的普通话推广大有起色,如今每年有两万多人参加普通话测试。

  上世纪30年代:

  沈鸿烈在青推广国语

  我国是个方言大国,有80多种语言、30多种文字、7大方言区。众多方言区的存在,影响了经济、文化的交流 ,所以早在秦始皇时期就开始统一文字。记者了解到,其实历史上的各个朝代都有自己的“普通话 ”,到了明代,出现了“官话 ”这个名称,也就是在官场上通行的话 。到了清代,不用官话就不能参加科举考试。宣统元年 ,清政府正式提出把“官话 ”改为“国语”。

  据青岛市著名文史专家鲁海介绍,国语与现在的普通话已经非常相似,上世纪30年代沈鸿烈在青岛任市长期间就曾大力推广国语,1932至1935年间,他在青岛设立了民众教育馆普及国语,利用影院、剧院开场前的时间,朗诵一首诗或读一篇文章。此外还有职工补习学校、女子补习学校等,贫困家庭的孩子参加识字班不收学费,“当时在中小学中国语都比较普及,其中做得最好的是圣公女子中学即现在的7中,他们的学生在学校里、在家里都坚持说国语。”

  沈鸿烈的国语普及活动对青岛的“市里话”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市里话主要指当时青岛市南区及市北部分区域流通的语言,与当时的沧口话 、四方话 、李村话等都有很大的差别。

  1956年:

  语文分汉语和文学两科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确定以“普通话 ”代替过去通行的“国语”,规定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并且制定了推广普通话的具体措施,成立了推广普通话工作委员会。据国家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王亚和回忆,在上世纪50年代,青岛的普通话推广工作在全国都处于领先水平,还曾获得过全国推普先进单位的称号。

  当时在青岛一中担任教师的鲁海也记得,自己在1956年的时候还参加了山东省第一届的普通话培训班,当年语文也分成了汉语和文学两科 ,汉语就是主要教授普通话 。但遗憾的是,这种教学方法只持续了一年就被叫停。“当时从整个社会环境来说,讲普通话还是比较容易被孤立的,人家会说你撇腔、端架子”,鲁海说,自己于同年年底被调到市图书馆工作,为图书馆说普通话还是说青岛话矛盾了好长时间,“最后决定说青岛话 ,怕人家说我脱离群众。”

  1994年:

  青岛有了国家级测试员

  王亚和是土生土长的青岛人,但由于父母都是从外地来青的,所以父母都说普通话 ,在入学前王亚和也一直是说普通话的,“但上学后开始说青岛话 ,因为普通话当时在学校里还没市场”,王亚和说,上世纪70年代自己上了高中后,在学校里都是一直说青岛话 。直到改革开放后,方言彼此不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交流与沟通 ,普通话才开始日益受到重视。

  张荔于1994年考取了国家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的资格证,“我是首批国家级普通话测试员,当时青岛只有我一个人”,但张荔表示 ,当时的普通话培训和测试主要面向师范类的学生,在生活中说普通话还被认为是撇腔、拿调,有些人会用异样的眼光看你。王亚和也告诉记者,当时有些家长也不认同孩子说普通话,认为是“忘本”,所以在当时推广普通话阻力还是比较大的。

  如今:

  每年两万人测试普通话

  据青岛市语言文字工作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任高永新介绍,1995年国务院规定,每年9月的第三个周为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2000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从此,我国语言文字工作走上了法制化轨道。

  高永新表示 ,青岛已经连续举行了13届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早在2005年青岛市就顺利通过了国家一类城市语言文字工作的评估,获得了“普通话初步普及汉字社会应用基本规范达标城市”的称号,到目前为止,90%的公务员都参加了普通话水平测试,合格率达到95%以上。教师、学生队伍的达标率也均达到90%以上。每年青岛市参加普通话测试的人群都在2万人以上。“以前说普通话是撇腔,而现在说普通话再普通不过了”,高永新说。

  在推广普通话的同时,青岛也一直在推进规范汉字的使用,高永新表示近年来青岛在规范字的使用方面也做了很多普及推广工作,工作人员、学生都多次自发走上街头纠正不规范用字的情况。记者 王法艳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俞薇]分享:【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