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煤企青年”咋成了“霉气青年”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16日01:19  红网

  河北省日前正式公布对假冒“煤企青年”参加高考考生的查处情况,277名“煤企青年”考生被取消今年高考成绩,另有13名考生自动放弃报名、录取资格。石家庄相关区教育行政部门已依法取缔两所培训学校办学资格,责令学校退还学生学费,目前,公安部门对办学者涉嫌违法行为正在立案侦查。(9月15日《人民日报》)

  这则新闻吸引我阅读之处有二。一是数字“277”,何以高考生身份造假人数如此之众?此前,亦虽有高考生身份造假事件,比如宣判不久的“罗彩霞事件”,但多是以顶替身份的方式零星出现,这次以如此大范围集体爆发的方式出现,不解。二是专有名词“煤企青年”,新闻文本中并未作出明确的解释,只能大约猜测,“煤企青年”参加高考有其优惠之处,好奇。

  其实,弄懂了“煤企青年”一词的真正含义,数字“277”的出现就不难解释了。

  所谓“煤企青年”是“煤炭企业优秀青年”的简写,为向煤炭行业输送急需且“留得住、用得上”的专门人才,国家特意给扶持政策,开辟了一条“绿色通道”。简而言之,“煤企青年”考取相关学校之际,享有单列招生的优惠了。说白了,其实就是类似“体育特招”和“美术特招”,只是前提不同罢了,人家要求是“体育生”和“美术生”,它要求的是“煤企青年”。

  问题就是出在“煤企青年”四个字上。根据报考规定,必须是具有人事权的煤炭企业,才可推荐本企业在职优秀青年报考,且考生须高中毕业或具同等学力,在职工作两年以上,年龄不超过30周岁。明显,这个原本为“煤企青年”开辟的“绿色通道”鱼龙混杂了,挤满了高考应届生和复读生。经核查,此次河北省“煤企青年”报名资格弄虚作假事件中,411名“煤企青年”高考考生中,有204名考生不是煤炭企业职工,由此可见黑幕一斑。

  如果不是事件披露,许多真正的“煤企青年”估计可能得悲剧的变成“霉气青年”了。明显,拼文化课大多自然是拼不过应届生的,唯一的优势不过是身份而已。如今又遭人觊觎复制,岂不是一开始就输在了起跑线上?其实,对如今被取消高考成绩的高考生,也是一桩悲剧,虽说有关部门已责令学校退还学费,但要想再度参加高考,又要等一年了。

  更值得关注的是背后操纵这一切的黑手。“办学人为谋取不正当利益,蓄意在考生身份上造假,学校、考生与部分中小煤炭企业一起共同伪造了报考所需的证明材料,从而通过了基层报名机构的资格审查。”如果说考生是为一己之私心存一丝侥幸在冒险的话,那么学校和企业就赤裸裸的违法犯罪了,他们不惜以牺牲真正“煤企青年”的正当利益为代价,用欺诈蒙骗考生家长的手段,歪曲篡改高考招生政策的本意,最终获取个人的经济利益。

  明显,此类高考生身份造假,已成为一个黑色利益产业链,如果不能真正连根拔起,做到铲草除根,势将有死灰复燃之日。

稿源:红网 作者:詹万承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