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感悟“隔代亲”

  清朝大画家焦秉贞作过一幅画:一个老人含着糖逗孙儿们玩,其乐融融。这使我想起一句老话:“隔代亲。”今天,在中国的大多数家庭中,“隔代亲”比起古人来,更有过之而无不及。

  年轻时也曾听长辈们说过这句话,颇为费解。如今自己已进花甲之年,也有了孙子,方觉其中之意。孙儿笑,心里安,孙儿哭,心里乱,孙儿有点头痛脑热,则食无味,夜不寐,着急的样儿常让医生作笑谈。这种至疼至爱,大大超出了对自己儿女的关爱,这就是“隔代亲”。这种至疼至爱,构成了人类社会成熟与天真、厚重与稚嫩的和谐乐章,蕴含着生命活力和智慧文明生生不息的传承。

  亲,乃人之天性;爱,更无可厚非。但亲不等于宠,爱不等于溺。现在的家庭,多为独生子女,有些孩子慢慢养成了任性、蛮横、自私等不良性格。历史上,有许多因对孩子溺爱过度而贻误孩子终生的深刻教训。春秋时期,卫庄公对儿子州吁宠爱有加,州吁不修德而沉湎于武事,卫庄公从不管束。后来,州吁杀死了父亲自立为国君,卫庄公喝下了自己酿制的毒酒。今天,我们也时常看到少数年轻人,因从小家庭溺爱,缺乏良好的道德修养,自私自利,损人利己,受不得辛苦,吃不得委屈,花钱如流水;更有甚者,染上了恶习,不学无术,以致走上违法犯罪的歧路,这些教训都唤醒我们,要理性地思考“隔代亲”。

  孩子是民族的未来,祖国的未来。德若水之源,育人先育德。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德是基础。最大的亲和爱,就是教育孩子修身心、怡性情、育德行。宋代家颐在《教子语》中写道:“教子有五:导其性、广其志、养其才、鼓其气、攻其病,废一不可。养子如养芝兰,既积学以培植之,又积善以滋润之。”看《康熙大帝》,我们深深感到孝庄太后为培育一代明君,是怎样“隔代亲”:生活上,康熙登基伊始,孝庄就教育他从小习于俭朴;在品德上,则要求他“宽裕慈人,温良恭敬,敬畏谨慎,勤政爱民”,让九岁康熙便懂得“惟愿天下安宁、百姓安居乐业、共享太平之福”;在教育上,请来魏成谟、济世等名家,教导康熙习学满汉文字,诵读儒家经典,并不忘祖宗尚武精神,勤于练武,以实现武能安天下,文能兴太平。正是在孝庄的悉心培养和智慧调教下,康熙才成为开创“康乾盛世”的明帝。

  这些年,我一直思考这个问题:德不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大体应分为三个层面。第一层面是做人的基本品德和社会道德;第二层面是职业道德;第三层面是国家公职人员的政治品德,就是对党忠诚,廉洁自律,勤政为民等。在这三个层面中,第一层面是基础,是孩子成长为有用之才的前提。当前社会教育的一个缺陷是,注重对娃娃的才能知识的培养,对基本道德的培养重视不够。由于“隔代亲”的原因,祖辈们常常成为孩子道德行为的启

  蒙老师。他们多数已退休在家,更容易与孙辈们建立和谐、融洽的关系,还有着丰富的社会阅历和人生感悟,通过给孩子们述人生、谈感慨、论孝道、传礼仪等,对儿童的最初认知和对美与丑的感受、善与恶的判断等等,都会产生很大影响。

  “隔代亲”,既言传,又身教。墨子说,“人性如素丝,染于黄则黄,染于苍则苍”。小宝宝们心灵纯洁,犹如白纸,“及渐长、受熏陶”,教育孩子应先教他们学会做人。怎样做人,历代先贤,多有遗训。孔子讲,“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孟子讲,“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我们的先人,把圣贤的思想、举止言行、处事待人用浅显易懂的话写成了儿童启蒙教材,《三字经》、《弟子规》等都产生了至深至远的影响,直到今天,都应该让孩子们好好学习,“香九龄,能温席”;“融四岁,能让梨”;“路遇长,忙趋揖”;“见人贤,即思齐”……有了这样的品德根基,才会有感恩之心,才会为国尽忠,为民尽力,为父尽孝,为友尽诚,才会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作者单位:山东省检察院)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