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春天想家就必须想到“春风又绿江南岸”?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17日01:26  红网

  今天在新浪上看到一篇文章,原文作者曝光了自己上小学的侄子的一道语文考试题:一个春天的夜晚,一个久别家乡的人,望着皎洁的月光不禁思念起了故乡,于是吟起了一首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侄子填的是“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结果被判错。原来标准答案是: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作者还爆料,试卷中还有一道题:《匆匆》这篇课文,是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先生写的,同学们都很喜欢这篇散文,你能把自己最喜欢、印象最深刻的一句写下来吗?作者侄子写的是: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河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很遗憾,被判错了,标准答案竟然是: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其实去年的这个时候就有这个帖子了,但是之所以新浪教育的编辑会把这个老帖当做新闻“翻”出来,还是因为这个帖子反映了中小学的课程仍然有培养学生思维定势的倾向存在。

  我向来对当今的中小学教育,尤其是语文教育有意见,然而真正想骂的不是任课教师,而是编教参以及拟定各种考试标准答案的人。他们往往喜欢把自己认为正确的观点强加于学生,尤其在试卷上更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只要你的观点跟我的不一致,那么对不起,这道题你不能得分。这样的做法实在不值得提倡。

  回过头来看这两道题,第二题我觉得要判死刑就太冤枉了,因为学生喜欢哪一句老师无权干涉,只要能把自己欣赏的句子准确默写下来就可以了。第一题,本来就是很容易发生歧义的问题,可能出题者的意图是诱导学生从“春天的月夜”想到题干中那个“久别家乡的人”就是作者王安石,但是题里只说“久别家乡的人”没说“久别家乡的诗人”更没说是“宋朝一位久别家乡的诗人”,那学生肯定想不到王安石,这个久别家乡的人也可能是在校大学生,还可能是农民工呢。既然那只是个久别家乡的人,那不同的人想家的时候看到月亮触景生情想起哪句诗也肯定会不同。如果让学生看到“春天的月夜”“想家的诗人”就想起王安石,这样跟洗脑无异,对学生的智力开发也没有任何帮助。

  开设语文学科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对母语的应用能力,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的。然而,这个文化素养并不是用你会背多少篇文言文来衡量的,而是一个综合性的指标。再加上语文学科有不少内容都是开放性的,尤其有些古诗文,对同一词句的理解会有多种,举个简单的例子,“床前明月光”大家都会背,但是诗句中的“床”究竟是睡床,是马扎,是井口,还是“窗”的讹传,直到现在还没争出个结果来。同一首古诗,你这么理解也有道理,那么理解也讲得通,只要有理有据,讲得通就可以算对。但是编教参这帮人偏要把自己的理解强加于学生,并且言之凿凿,说作者当初写的时候就要表达这个意思,诗人都死了几千年了,即使编教参的人错了也不能从棺材里跳出来反驳,再加上中国人本来迷信权威的思想就重,老师认为教参没错,学生认为老师没错,这样就容易培养学生的思维定势。

  教师的职责就是传道授业解惑,要解惑就要鼓励学生对所谓的标准答案提出异议,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如果学生的观点站不住脚,教师也该耐心地解释,总比让学生死记硬背所谓正确观点要有意义得多,而且学生的理解也会比死记硬背更深刻。

  衷心希望以后强逼着所有异乡人春天想家必须想到“春风又绿江南岸”的出题者越来越少!

稿源:红网 作者:周楠宇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