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探秘空降兵部队王牌兵种

  

探秘空降兵部队王牌兵种
荆楚网消息 (楚天都市报) 本报特派记者张泉 高东起 贺俊 特约记者赵启洪 通讯员岑卓骏 统筹张欧亚 摄影:记者魏铼

  他们是空降兵最具特色的兵种,也是空降兵部队的骄傲和王牌;他们身上集中体现着中国空降兵的精神和灵魂,也是空降兵部队的核心战斗力量和对敌“破袭”的利器。他们是一支支怎样的力量?他们的一身绝技如何练就?

  一只铁拳

  空降兵直升机大队

  大别山区,崇山峻岭,易守难攻,敌兵在此天然屏障间安营扎寨。随着突然而至的轰鸣声,几架直升机突然从山后袭来,敌人还来不及反应,一道道火光从直升机上蹿出,一枚枚航弹准确命中敌人的装甲等目标……这只是空降兵部队直升机大队的一次实战演练。

  对敌地面目标实施空中垂直打击,是空降兵直升机大队的首要作战使命。“一台直升机的战斗力相当于12个至19个地面装甲,直升机大队就像空降兵部队的一只拳头。”直升机大队大队长牟春江形象地比喻道。

  走近直升机大队,记者很难想象,这样一支能征善战的队伍,组建不到5年,列装仅3年。

  2007年6月6日,成立一年多后的直升机大队官兵喜悦地迎来了第一批共4架飞机。然而,整个大队没有一人能驾驶刚刚列装的新型飞机。6月16日,任驻港航空兵某团参谋长的牟春江赶赴驻鄂空降兵部队接受新的任命。牟春江当日启程,17日赶至空降兵直升机大队,18日开始第一次飞行。没有教材,就自己编;没有训练器材,就千方百计找。三年过去了,直升机大队就是这样摸着石头过河,在冰与火的淬炼中,磨砺着这只拳头,让它成铁成钢。“拳头”有时候不仅仅是为了打击敌人,在和平年代,它更大的作用在于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

  2008年5月13日晚,直升机大队突然接到赴四川汶川抗震救灾的紧急任务。直升机飞抵灾区上空,躲过狂风暴雨的侵袭,稳稳降落在目的地。在整个抗震救灾过程中,直升机大队面对川西高原极其复杂的气候条件和险恶的地形,共飞行531架次。

  一把尖刀

  空降兵特种兵大队

  80米高空,在无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下,仅靠双手,全副武装从直升机上垂直绳降;飞檐走壁,登高攀援如履平地;运动中急停射击,手枪、冲锋枪弹无虚发;擒拿格斗短兵相接,一招制敌;野外生存,人均负重30公斤,只带150克大米,每天奔袭近百公里——这些并不是在电影中看到的场景,而是空降兵部队特种兵大队每一个战士必备的技能。

  作为中国首批参加国际反游击战特种集训的队员,特种兵大队副大长王亚林和副政委扈国华克服了常人难以克服的困难,圆满完成十分苛刻的38个课目的训练,取得了5个第一、21个第二的骄人成绩,被委内瑞拉军方授予“猎人”荣誉勋章。

  那么,这支队伍的战斗力究竟如何呢?我们来看一次实战演练。

  凌晨的豫西某地。接到破袭敌后方补给基地任务的特种兵大队全副武装,向敌目标进发。面对完全陌生的地理环境,他们不断变换队形,隐蔽穿越丛林、沟壑和山道,进入敌人伏击圈,不断逼近目标。战场上硝烟弥漫,“敌”我双方各种战术连环上演,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战斗,特种兵大队成功炸毁敌人的桥梁公路等运输系统、油库及综合保障仓库。

  建队已10年的空降兵特种大队,上高原、下海岛、赴寒区、穿丛林,高空翼伞武装渗透,低空垂直伞降,动力伞越点攻击,直升机滑降,夜间武装泅渡,野外生存,山地攀岩——这些课目的训练和磨砺,练就了这支部队的应急机动侦察作战能力和不怕牺牲、英勇顽强的军人意志。

  一面战旗

  能打硬仗的特功八连

  在空降兵某部特功八连,有一面布满381个弹孔的战旗,这面用鲜血浸染的战旗是特功八连的“传家宝”。

  1952年10月,八连官兵以超越生命极限的战斗韧劲,坚守上甘岭阵地14个昼夜,将一面布满弹孔的战旗插上了上甘岭主峰。“特功八连”的英名由此诞生和传开。后来,经战士们仔细数过,这面战旗上的弹孔多达381个。

  上世纪六十年代,这面战旗作为中国革命历史文物,被上级部门征走。战旗虽然没能留在连队,但近半个世纪来,它一直飘扬在特功八连一代又一代战士的心里。

  在空降兵部队,特功八连是最能啃骨头、打硬仗的一支部队。2008年春,在全军的一次军事大比武决赛中,体重只有56公斤的八连战士黎汝都,在突击战车陷入低洼地带时,凭着一股拼劲,硬是将重达6吨的突击战车一点一点推行了70米。黎汝都因此在全军获得了“超级战士”的称号。

  从“一套伞具,一支长枪”到今天列装伞兵突击车、伞兵战斗车等现代化装备,特功八连早已完成了从步兵连、摩步连向战车连的历史跨越。连队官兵除了会驾驭伞兵突车、伞兵战车外,还能熟练运用4种以上武器,成为空降兵部队又一支能打硬仗的机动打击力量。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