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让作家胆战心惊的人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18日14:39  金羊网-羊城晚报

  德国·闲言碎语 ·程丹梅(汉堡)

  我最喜欢德国一个叫埃希·阿尼斯基的人,还喜欢听他说话。他圆脑袋大耳朵,鼓眼珠子,宽嘴,牙齿露缝儿,戴瓶底厚的眼镜。他说话吐沫四溅,毫不留情,尖酸刻薄,摧枯拉朽又语出惊人。

  别管你是多大的作家,只要是他评论你的作品,你就得俯首贴耳地听着,还连带着坐立不安、胆战心惊等等。要知道,他那一句千斤的话能让你的作品立马畅销,只要是他张口,准会带动销售排行榜。该人曾以托马斯·曼家族评传以及对德国文学史上重要诗集的编撰而闻名德国,被称为德国文学的教皇。

  你问我咋知道他哩?因为前些年,他率领文学界在电视台上弄出了一个每月一次的“文学四人谈”。这个由四位名声显赫和最具权威的评论家组成的文学评论沙龙,一直被看作是品位极高的节目,其中三位评论家是固定的:德国《明镜》杂志文学部前负责人、《柏林日报》出版者,原《南德日报》奥地利籍著名女文学编辑、《时间》报文艺部负责人。这第四位则每期换一位,或者是报刊评论家,或者是文学教授。这个沙龙主要介绍新书,评论世界性的作品。据说由于阿尼斯基的尖刻,使得那位奥地利籍女士最终承受不了退出了论谈,该沙龙最后解散。后来电视台给阿尼斯基专开了个独评节目,一时间,他的评价声势,成为电视里、报纸上、书展中的一大话题和景观。

  人称阿尼斯基是德国文学界的一门火力炮一点不假,当年君特·格拉斯的新书刚出版,他便毫不留情大批特批,认为是“百分之百的大失败”,并且“一点也不好玩”(枯燥无味)。似乎阿尼斯基和格拉斯有什么宿仇,以至于评论家的评论带有“恨”的意味,这意味被新闻界紧紧抓住,随后在《明镜》杂志的一期封面上,就出现了一张至今让人记忆犹新的画面:评论家将格拉斯新书撕成两半,配图小字也咬牙切齿:“我亲爱的君特·格拉斯…”据说,早年格拉斯曾拿着一部小说的底稿请这位评论家提意见,却被后者说成是像“吉卜赛的小提琴手那样卖弄小技巧”。这部未被该评论家看好的小说就是后来引起轰动的《铁皮鼓》。

  我特佩服阿尼斯基不阿谀奉承的胆量,也佩服德国文学界的认可和包容。阿尼斯基出生于波兰,母亲是德国犹太人,少年时母亲对他说:去学习德语,学那里的文化。他于是寄住柏林舅舅家。二战时他不得不返回波兰,但那里也被德国占领。战争结束后,很多犹太人拒返德国,而他却令人不解地回来了。因为他的特殊背景,使他那有特点的德语成为了一个代表性的标志。他是一个严肃文学评论家,一生致力于、倾心于他热爱的文学。他曾说:“文学评论家是一个非常非常孤独的人。”我猜这“孤独”该是一种思考。

  我敢说,没有他的文学评论,就没有当今德国文学的活跃。因为他的贡献,德国电视台不久前在他90寿辰的时候放映了一部根据他的生平拍摄的电影。对于这部电影,虽然他表扬了演员,但还是毫不客气、毫不买账地予以了批评。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