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金九银十或唤醒后调控“魔咒”:歇过来要猛涨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18日17:01  半岛网

  调一调,停一停,等一等,涨破天。这是十年楼市走向在所有人心里种下的印象。印象久了,便被定义为规律。不管是真理性的规律,还是假象性的伪规律,当同样的事情反复在调控紧盯的楼市中出现后,这个市场对于调控本身的耐药性愈发坚强,这也成了楼市始终难以企稳的最坚强的后劲儿。这个金九银十,调控再次被证明无力,尽管开发商不约而同地意识到“要低调”,谁都不想触到调控的霉头,当把“抗命”的典型,但九月上旬市场已经给出后市的答案:反弹和向好是肯定的,而且对于很多项目而言,甚至是干脆利落的售罄。

  

  反弹并没有前期预兆,七八月份市场甚至弥漫着忧虑,9月3日,秋季房展第一天,零零落落的看客让不少开发商慨叹:这次白花钱了。但楼市的变数甫一来临,就让大家瞠目结舌。房展会的第二天,人数多起来了,第三天就络绎不绝了。“这次展会,看热闹的少,买房子的多!”一位参展商告诉记者:“很多人都直扑买房的关键问题,休息区的座位是空的,沙盘前围满了人!这都是刚需啊!”

  另一位参展商更形象地描述了这三天的变化:“第一天展台前的宣传材料多得放不开了,第二天经理说不用再送了,第三天,送都来不及,3000多份啊,一份不剩!”

  房展释放的信号很快在市场落地。城投不怎么起眼的一个项目昌平馨园200套房子被至少1000多人盯着,供需比例达到了1:5,蓝山湾放号,人多得都发生了冲突。万科蓝山储值选房搞了没几天就停了,原因是人太多了,不敢再吸纳储备客户了。万科城一期400套房子,据说储备客户达到了四五千人。而后两者都创造了所在区域的房价新高,一套房的起步价都在一两百万。

  这样的故事并非是个别现象,创造这些故事的并非全是同区域最瞩目的项目。在售罄和即将肯定售罄的名单上,人们发现了越来越多的名字。汤米公馆一期,山河城一期……

  “这些天,我真不敢接电话了!”一开发商销售部工作人员说:“全是熟人啊,全都拜托我留套房子,可咱能力有限,领导那里还有长长一串儿名单呢……”

  “不出手不行了,贷100万也要买”购房者林女士说:“上周万科蓝山销售人员告诉我最后一天预定,我还不信,结果这周去,人家说订不上了!”

  这就即将全面展开的金九银十抢房大战。

  开发商:不好说,别逼我

  在这个当口,没有开发商愿意出头。最强势的任志强都说了软话,尽管这次他的内心依旧占在了事实这边。可是他们那个群体现在顾不上骄傲地检阅那些垂头丧气的喊跌派,怕的就是擦枪走火。

  在这种心态下,开发商们低调而敏感。“感谢你们网站的赞誉,但是,请不要把我们的销售前景写得如此真实,我们领导要求低调!”这是记者上周接到的一个礼貌的来访电话。类似的请求很多。上周,一位开发商销售负责人,连用了10个“不好说”来回答记者的提问。如果大家认为这是面上的应付,被采访者很虚的话,请注意,其实他是一个实在的人,因为他的结束语是,“兄弟,真的不好说,别逼我了……”

  低调并不仅仅表现在语言上,在很多在建工地,过去那种大张旗鼓、王婆卖瓜式的自夸型围挡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无企业名,无楼盘名,甚至没有任何图案的空白蓝板。即便很多人知道了这附近有一个抢手的新楼盘,也几乎无法找到任何文字标识来自行定位。售楼处也找不着,因为,“这个真的需要有吗?”

  购房者:利率、婚姻因房而热

  如果开发商此刻的心态是低调的欣喜和轻松,那么消费者则是迷茫的焦虑与迫切。后者的两种情绪都是继承性的,迫切源自经验,焦虑因为未知。两者并存,相当煎熬。从目前的结果是,迫切战胜了焦虑,毕竟已经发生过的东西回忆起来更真实。

  因为房子,银行很忙,利率、首付、优惠……所有的问题每天都被不同地人同样地问来问去,某银行信贷部的员工说,“有时候问得我都烦了,我几乎就要脱口而出:‘这是银行,不是售楼处!’”据说婚姻登记处也很忙,这些天法理离婚成了不少欲购房家庭频繁讨论的话题,虽然离婚在中国人的印象中并非一个好事,但离婚可以带来的利益却相当诱人,一个非常明了的数字可以说明一切。贷款100万元,30年期,首套房和三套房每月的还贷额,一个是4700多,一个是6000多元。

  反思:调控带来的一声叹息

  调控之所以会一次次驾临楼市,正是因为楼市不够稳定,可是有了调控的楼市,如前所述,却在楼市中拉出了更为诡异的曲线。问题到底出现在哪里?楼市难道真的出现了“超级病菌”。

  青岛楼市名人,太平洋房屋的林宪周先生这样解读楼市忽而猛涨的现象:“中国人口这么多,中国人买房置业的观念这么浓厚,刚性需求自然就少不了,调控把这种刚性需求给憋住了,但它总有一天要释放出来,一旦释放,就造成供远小于求,房价自然会猛烈抬头,这就是中国楼市的调控规矩,很难改变!”

  刚需是调控的阻力,是过热的动力, 还是调控没有更好地疏导刚需?知名地产人龙江认为,从已经出台的政策来看,目前对刚需的定义并不完全准确。应该承认的是,可以成为刚需的并非是首套房,改善型购房也是刚需。用一二套房来作为刚需与否的标准,就会制造时而低迷,时而井喷的市场走势。而这种走势一再重现,就会让更加敏感的投资者踩着步点而来,倍增购买力释放的能量,最终导致市场骤热。

  当然,在业内人士看来,楼市真正的规律是,没有无止境的向上,热得越猛,凉得越快,在越来越多购房者漠视风险,投身地产赌局的时候,真正的风险可能就在眼前。 (文/魏建华)分享:【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