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大学生应坦然面对变身高素质“农民工”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19日14:02  半岛网

  文/李振忠

  

  首先,农民工并没有“沦落”到什么样的地步,这只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正常用工现象。说农民工是“沦落”的一族,本身就有点牵强附会文不对题,而再加上大学生也跟着农民工一起“沦落”,这种比喻本身就已经掺入了个人感情色彩戴上了有色眼镜。大学生与农民工,并不是“天涯沦落人”。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在工资、待遇尚需进一步提高这一点上,一部分大学生与农民工遇到了同样的麻烦,面对这种现实,就不要与农民工再去“攀比”谁比谁更“沦落”,而是应当让这样的并不为过的诉求统一上达,让掌管大学生就业、工资待遇政策的制定者有所警觉,以期达到综合全社会的力量,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工资底线待遇之目的。而拿农民工之“沦落”为大学生之“沦落”的“垫背”,显然并不是办法。

  大学生有高工资者,农民工也有较高工资者,这就要看你的本事如何,你的本领高了,那就应当享受高工资,你的本领低了,那就只能享受低一点的工资。这其实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总不能又重新回到大锅饭时代,大家伙不管干多干少一个样吧?大学生与农民工基本上没有可比性,除非是在同一个车间同一座工厂里的农民工与大学生才可以一比。然而,真正在车间里工作的工人,无论管他是大学生还是农民工,按劳分配原则之下,就应当一视同仁。干多多拿,干少少拿,同一种劳动背景之下,没有必要再给工资打上学历的标签吧?

  应当弄明白一点,农民工是现时进城的相对廉价的劳动力,当农村劳动力进入匮乏阶段之后,也就是大多数农村学生也进入大学生行列之后,“农民工”这个词将进入历史,这只是不远的将来的事情,也是必须面对的现实。那么,现在由农民工负担的建筑、加工、制造、清洁等工作,又由谁来接班呢?还不是未来的大学生?既然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阶段,其培养目标也由过去的主要培养高级人才转变为包括高、中、初级人才和技能型人才在内的各级各类人才和较高素质的劳动者,那么,在不久的将来大学生就会替代农民工成为新一代高素质劳动者也就肯定会成为现实。因此说,大学生“沦落”为农民工之说,已经被言中。

  关键不是大学生“沦落”为农民工的问题,而是大学生积极迎接自己成为农民工时代的到来,或者是为农民工也为大学生共同维权提高工资待遇的问题。

  半岛网辣蛤蜊评论(http://news.bandao.cn/lagala/)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 [编辑: 孟祥龙]分享:【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