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假日攻略”折射社会心态 生活质量影响假日预期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19日17:30  国际在线

  假日抉择,何去何从?

  我们即将迎来一个“史上最零碎的”中秋-国庆假期,与此同时,各种五花八门的“假日攻略”层出不穷,在搜索引擎中输入“假期攻略/假日攻略”可以马上获得上千万条相关文章。各异的度假方式折射出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及其背后的不同社会心态。

  功利主义休闲

  在众多的假日攻略中,最常见的就是“N天玩遍XXX”或者“N元玩遍XXX”。一位曾经参与“北京两日游”的游客曾表示:从早上升国旗,到游故宫再到爬长城,日程排的满满当当,实际上走到后面我已经不想动了。好多地方到是到了,但是这哪里是旅游,完全是走过场……

  事实上这些节约时间或者节约金钱的“攻略”本身并没什么问题,反而是提高“效率”的好方法。然而在谈到“效率”这个词的时候,却总是和假日休闲有些不协调。曾有位法国作家说过:从一个人怎样度假,就能看出他怎样生活。

  我们在对待假日的时候,往往还是一种对待工作般的心态:如临大敌一般,力求“产出”最大化。我们在缺乏休闲心态的情况下,很难真正享受休闲带给我们的生活享受。在人们将假日也看作一个“挑战”的时候,真正休息实在“难求”。

  近三十年来是我们逐步改革开放,逐步和世界接轨的重要时期。然而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时候,中国在整体上的现代休闲文化并未建立起来,有的仍然是充分利用假日时间“大干快上”的心态;在度假经济投入上,多数国人还是秉持“少花钱多办事”的原则。最后的结果则往往是节假日疲于奔命,休息未充分,出行也未体会到真正快乐。

  这种多少有些功利主义的假日哲学与我们的社会现实难脱干系,我国总体节假时间对应着社会发展阶段水平,难与发达国家相比;更主要的是当前的人均收入水平和生活消费现状难于满足较高的节假经济投入。时间与度假经费的压力造成了“少投入多产出”的一般社会假日心态。

  生活质量影响假日预期

  西方社会心理研究一直认为,休闲行为是一种追求享受的心理趋向,它实际上与一个社会的生活质量有着密切的联系。生活质量的客观方面归纳为环境存在的生活条件,例如,衣食住行、收入分配、劳动保障、医疗保健、教育学习等。而主观的方面则主要是基于个体的认知,即对生活体验的评价和满意度,在生活情趣、人际关系、人生目的、人生理想、道德情操、权益保障等方面的价值评估。

  因此,对于假日的需求是一般生活质量的一种投射:人们对自己原本的生活质量比较满意,则更趋向于平和闲适的度假方式;反之如果对平时的生活质量不满意,则更希望在假日能够得到生活享受层面的满足。多日常生活质量的感受越低,往往需要满足的愿望越强烈。

  林小姐是广州某公司新员工,回湖南老家度过一个狂欢的假期后,连夜匆匆赶回广州。而再回到工作岗位之后却较长时间难以进入工作状态。

  “平时工作压力大,趁过节来个狂睡加狂欢,不管白天黑夜,沉迷打牌、看碟、上网、与朋友欢聚,熬夜不睡,白天却倒头狂睡,结果打乱了正常的睡眠节律。”刘先生在假日之后到睡眠专科门诊求助,医生告诉他和他一样长假后患上“狂睡—失眠综合征”的占了整个专科门诊病人的70%-80%。

  专家指出,假日期间作息不规律、心理调节不当,节后可能患上“假日综合征”。一种极端是过度娱乐不休息,白天访客、旅游、暴饮暴食,晚上还不休息,夜生活过度,难以短期内恢复规律的工作和生活;另一种极端是过度休息,一到假日便倒头狂睡、足不出户,致使生活节奏太缓慢,出现了抑郁、焦虑、忧伤、失落等精神空虚的并发症。

  这些便是近年来在长假之后常常出现的“假日综合症”。我们可以从中读出当前的一些度假现状:在平日快节奏的工作节奏之下,我们的生活质量普遍较低,在假日到来之后一种强烈的“补偿”心态带来了越来越多的“狂欢”和“狂睡”。然而任何一种“疯狂”显然都是不健康的,“一曝十寒”带来的生活规律伤害令人担忧。

  假日,是主观还是客观?

  中国人传统的平和心态到哪里去了?是什么让这个悠然自得的民族变成了一个“急不可待”群体的?今年以来,国内众多媒体也开始关注国人犹如按下“快进键”的现状。也许从一份网友的人生计划可以看出一二:一步到位、名利双收、嫁入豪门、一夜暴富、35岁退休……

  新周刊曾在专题中评论到:没有时间感的中国人变成了最着急最不耐烦的地球人,“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中国人为什么丧失了慢的能力?资源紧缺引发争夺,分配不平衡带来倾轧,速度带来烦躁,便利加重烦躁,时代的心态就是再也不愿意等。

  可以快,就决不能慢。有了比较,加上重复、单调、复杂、呆板、逼仄、拖延、消耗、超出理解范围、失控和不公平等经常性的情境,中国人急不可耐,又因欲求未满而耐心等待,焦躁不安又心安理得。

  假日攻略的背后也同样隐藏着“急之国”的密码。这个原本“踱着四方步”的古老国度被一把推进了现代社会,仿佛一个按照自己节奏跑了五千年的长跑运动员猛然闯进了短跑赛场上社会心态和文化上的错位令人们进退失据。近年来经济社会的加速,也客观上带来了国人心理上的某种“冲刺”心态。

  如果我们换一种视角来看:假日总会过去,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里,我们的生活还是工作日占据着大多数的比重,假日不过是生活的一种调节。那么如果能够将工作日过好,不正是一种提高生活质量的可行尝试吗?

  郑智化有一首歌叫做《生日快乐》,里面唱到:有生的日子天天快乐,别在意生日怎么过。同样的,每天都有假日心态,那么假日也就不会带来那么多“疯狂”的度假方式了。

  我们往往面对的是客观的“放假日”,却没有找到主观上理性对待假期的心态。让我们的工作日变得更加“从容”,那么假日也会随之变得更加平和。我们也许不会马上再次找到“悠然见南山”的心态,却可以试着在这个长假中找一个时间,悠然坐下来,认真感受一段时间的流逝。

  其实一切都会过去,假期如是、工作日亦如是,稳定平和地度过这些日子,少一些焦躁和“疯狂”的大开大合,自然会获得一个从容淡定的假日。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