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观点速递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21日04:18  大洋网-广州日报

  林毅夫:

  收入分配改革的三个重要领域

  世界银行高级副行长、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在接受《人民日报海外版》专访时提出,加快推进收入分配改革,三个领域非常重要。一是金融领域。我国金融体系目前仍以大银行和股票市场为主,主要为大公司和富人提供资金服务。劳动密集型的中小企业以及小农户很难从中得到资金服务。穷人将钱存到银行,实际上是补贴了富人和大企业。二是改革中财富转移的不公。比如资源开采税费很低,国家所有的资源转移到资源开采企业,造成财富转移中的分配不公。第三,垄断性行业加剧了分配不公问题。这些问题必须通过坚持市场经济方向,进一步深化改革来解决。

  周天勇:

  废除“抽瘦补肥”的房地财政

  中央党校教授周天勇在接受《经济参考报》采访时提到,必须要改革目前地方政府的房地财政收入渠道。现在的收入流程,是从农民手中低价征地,或者从其他使用城市国有土地的法人和自然人手中拿地,再倒卖出去,政府实际上是向低收入的农民和没有房子要买房子的个人筹集收入,而不对已经买了房的有财产者征税,是一种典型的“抽瘦补肥”的地方财政收入制度。这种体制的后果是,房屋因长期涨价趋势成为一种投资和投机品,住房的多套率和空置率上升,土地资源形成极大的浪费;未来很可能在城市中形成出租食利和承租交利的两个阶级,铸就两极分化的格局。

  因此,必须废除目前的土地和房屋财政收入体系,替换为向土地和房屋交易征税,向房屋保有环节征税,开征房地产交易增值税和房产税。

  龚益鸣

  改革最终目标为“三公体制”

  湖北省社科院经济所所长龚益鸣在《湖北日报》撰文提出,中国经济体制变革的最终目标可概括为完善“三公体制”,即公共价值尺度体制、公共财政体制、公共政府体制。

  一是“公共价值尺度体制”。市场化取向的改革是经济制度创新的基本定位。价格调节商品市场,利率调节资本市场,工资调节劳动市场,地租调节土地市场,且都在一个透明的平台上公平竞争,这就是市场配置资源。其市场信号成为各方价值评估和利益分配的公共尺度。二是“公共财政体制”,公共权力为全民所有,公共资源为全民造福,政府财政只满足公共需要,不参与和破坏市场的公平竞争。三是公共政府体制。在公共价值尺度体制、公共财政体制完成的基础上,才能最终完成政府体制的改革,即由统制型的“万能政府”向有限的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变。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