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爱,永远不会被忘记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22日03:18  中国青年报

  本报记者 刘声

  不到一年时间,先后实地采访了两个全国著名的“时代先锋”典型沈浩、郭明义,这无疑是记者职业生涯中的厚重一笔。在采访沈浩先进事迹的日子里,我们最晚工作到凌晨两点,因为沈浩生前是个每天睡得很晚的人,我们特别按照沈浩的工作生活规律去展开采访,希望体会他的内心世界;采访郭明义,又因为他是个每天凌晨5点就去上班的人。有一天,我们凌晨3点半起床做准备,跟随郭明义步行去矿山,切身感受他十几年起早贪黑坚守矿山的艰辛。一个个披星戴月的日子,对于我们这些前来寻找沈浩、郭明义先进事迹的记者,很难忘;然而,对于沈浩、郭明义,这就是他们每天的生活!仅此一点,足以让我们领会到先进典型的思想境界和高尚情操。

  采访郭明义的6天时间里,我们听见、看见周围太多人的太多感动,用最质朴、最直白的话说,郭明义真是一个好人,一个世间难寻的好人!

  感动一:“爱,是不会被忘记的!”

  郭明义的伟大,是属于两个人的。

  采访中,不少女人都觉得孙秀英很伟大,都说要是自己丈夫这样,早离婚了,自己很难达到孙秀英的那种精神境界。的确,如果没有妻子孙秀英全心全意、毫无怨言的支持,郭明义的爱心事业是不会走到今天的。像郭明义这样把心全扑在外面,把家里能捐得都捐了,家里一贫如洗还要去做好事,天天加班,过年也不休息,放在一般女人身上,可能是无法容忍的。

  在家里,老郭说起妻子,一摞感激的话中充满爱意。生活上,孙秀英无微不至地照顾老郭。每天,她4点多起床,为老郭做早饭;6点多,又为上学的孩子热饭,把家中的事情操办得井井有条。当老郭感冒生病的时候,在医院工作的妻子就在家里给他针灸、输液,让他尽快好起来,郭明义才创造了工作15年不请一天假的纪录。老郭热心捐资助学、扶贫济困,妻子始终是他的坚强后盾。她经常把家里的积蓄交给老郭去帮助工友、特困学生,她还主动加入到郭明义发起组织的无偿献血、希望工程、捐造血干细胞、遗体(眼角膜)捐献等社会公益活动中,和丈夫并肩前行。

  郭明义的心里,装进了铁山的事业,装进了贫困生的辛酸和工友的冷暖,装进了天下在生死线上挣扎的人,他还能装得下妻子吗?

  孙秀英向我们说起老郭时,灿烂的笑容里还有几分羞涩,提起的一件件小事都让她心里充满幸福。这一切都告诉我们:她始终在老郭心底里!

  每天忙碌的老郭没时间顾家,为了缓解妻子的疲劳,他经常在吃完晚饭后,给妻子朗诵自己创作的诗歌,或者给妻子唱歌。晚上,他家经常飘出《爱的奉献》、《青藏高原》、《当兵的人》的歌声。

  孙秀英说,老郭是个浪漫细心的人,每天早晨5点出门上班前,都会拥抱一下她。每天到了山上都会给她打个电话,其实就是一句话,“老婆,我到单位了!”记忆中他俩唯一一次闹别扭时,她气得下楼走了,老郭却在她身后一直跟着。在楼下的路上,老郭不停地对她说:“老婆,我背你上楼吧!”最后,她破涕为笑。

  孙秀英拿出老郭给她买的两件礼物,一条红纱巾是谈恋爱时买的,还有1枚价值28元的戒指,是去年老郭在井冈山学习时买的。虽然是便宜得不能再便宜的假钻戒,在孙秀英眼里,它却饱含了老郭一颗真心。孙秀英平时都舍不得戴这个戒指,只在晚上忙完了才戴一会儿。

  连同两件礼物一起珍藏的,还有谈恋爱时郭明义写给她的信。这些珍藏了20多年的信早已泛黄,有一次,郭明义对妻子说:“丢了吧!那是过去发生的事,不用老去想它啦!”孙秀英却说了一句让老郭终身难忘的话:“爱,是不会被忘记的!”

  是啊,郭明义给予家人的爱不会被忘记,给予社会“无私无我”的爱,更是不会被忘记的!他倾其所有,捐钱捐物,献血献造血干细胞,连身后遗体都无偿捐献给社会,他什么都没有留。但他留给世间的爱,钢城不会忘,鞍钢人不会忘,180多个正在成长中的少年、青年不会忘,人民永远不会忘。

  在郭家采访,记者们让夫妻俩互相打分,老郭给妻子打了100分,妻子给他打了99分,少1分是因为他不做饭。郭明义像小孩子一样很认真地对妻子说:“我做过饭吧,我做的爆炸大虾,女儿很喜欢吃的。”说完,夫妻二人相视笑了。

  这间家徒四壁的屋子充满着幸福,让在场的所有人十分羡慕。

  感动二:“爸爸的爱,分给180多个特困生了”

  在郭明义家4平方米的门厅里,放着一张单人床和一个书柜,这就是女儿郭瑞雪简陋的房间。她没有同龄女孩子那么多的新衣服,那么多的零花钱,但她有一位了不起的父亲。

  对父母来说,孩子的成长是件大事。可郭瑞雪从上小学到考上大学,12年里,郭明义没有参加过一次家长会。女儿高考那几天,他还是凌晨5点照常上班。女儿到南京上大学报到的那天,他只是把女儿送到火车站。春节是阖家团圆的日子,可每年春节长假,他仍然一天不落地巡检采场、布置修路任务。

  从小到大,郭瑞雪看着家里的东西不断地被送人,3台电视机连续都送人了,自行车也送了人。妈妈刚买辆新的,几天不见,又被爸爸送了人。看着别的同学穿漂亮的衣服,而爸爸却把多数工资捐助给特困生了,没多余的钱给她买衣服。为此,郭瑞雪也曾生过爸爸的气。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郭瑞雪渐渐明白,爸爸做的爱心事业是多么了不起。看着爸爸每天辛苦地工作,看着他四处忙碌的身影,郭瑞雪觉得自己能帮助爸爸、给他最大的支持的事,就是自己勤奋努力,不让爸爸为自己的学习操心,让他有更多的精力去关心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她知道:“爸爸的爱,分给180多个特困生了。”

  从小严格要求自己、努力上进的郭瑞雪,一直都品学兼优,并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大学。如今,她还是所在学院的学生会副主席。上了大学的郭瑞雪,给爸爸送了一件最温暖的礼物。她织了一条绿色羊毛围巾送给爸爸,希望在冬天的每个凌晨5点钟,爸爸围着这条围巾去上班,在矿山路上一直有女儿的爱陪伴。

  感动三:只有单纯的心,才能体会内心丰富的快乐

  采访中,郭明义的同事、工友,鞍山市红十字会的领导都说,透视郭明义的心灵,除了纯洁、坦荡,没有发现任何浮尘;探索他深层的思想动机,除了党性、民生,没有发现任何私念。

  人们议论,把夫妻俩每月6000元的工资大部分都捐资助学、帮助工友了,郭明义是不是太傻?如果用世俗的复杂心态来揣测他几十年做好事的动机,这个命题注定是无解的。

  和老郭一起工作的人,经常被他身上焕发出来的乐观精神感染,从而忘记了烦恼和疲惫。当空旷的采场山路上响起老郭边走边唱《小白杨》、《打靶归来》、《走进新时代》的歌声时,没有一个人不被他的生活激情感染。

  伴随着热情的歌声,看着郭明义穿一身旧工作服,步伐坚定地行走在山路上,脸上洋溢着幸福,记者感受到他对生活的无限热爱,对事业的矢志奉献。在他的带动下,我们也在矿山路上快步行走了近4个小时,两脚泥水、两腿酸软却斗志昂扬,直到回到驻地才发现双腿酸痛难耐。

  一次上山的艰辛,让我们近距离感受到郭明义所具备的钢铁般的意志,这是一般人不可能具有的素质。15年顶风冒雪,6万公里步履坚定,经过如此历练的郭明义,思想境界已经达到高尚、单纯的巅峰,真正成为一个纯粹的人。

  感动四:“你就是一首诗”

  在采访郭明义的日子里,记者们时常被郭明义的机智幽默折服。

  9月8日,记者们跟随郭明义上班,在行走了3个小时后,来到矿山腹地。沐浴在清晨的阳光中,来自中央媒体网站的一位视频记者向喜欢诗歌的郭明义提议:“老郭,做首诗吧!”看着身材魁梧的摄像记者摆开架势准备录制,老郭笑了,用浓重的东北方言说了一句:“你就是一首诗!”20多名随行记者都笑了……老郭的机智幽默,总是不经意间化解了大家工作的劳累。

  在宣传捐献造血干细胞知识的日子里,只要有机会,郭明义就给周围的工友、熟人宣传,呼吁大家参加捐献。有记者问老郭,那段时间你有没有顾虑别人会烦你,觉得你像卖保险的?老郭笑笑说:“那段时间,我觉得自己更像做传销的!”记者中又是一阵会心的笑。

  因为老郭的事迹和个人魅力,在鞍山,常常他说一句话,便“一呼百应”。2006年以来,他8次发起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倡议,有1700多名矿业职工参与;2007年以来,他7次发起无偿献血的倡议,有600多名矿业职工参与,累计献血15万毫升;2008年以来,他发起的希望工程捐资助学活动,已有2800多名矿业职工参与,资助特困生1000多名,捐款近40万元;2009年以来,他发起成立的遗体(器官)捐献志愿者俱乐部,已有200多名矿业职工和社会人士参与。

  9月7日上午,在鞍山市中心血站,记者看到两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正在无偿捐献血小板的市民。一位45岁,是刚下夜班的鞍钢职工,已经捐献了7次血小板;另一位是54岁的退休女工,已经捐献27次血小板了。他们献血的目的,和老郭一样简单,就是“想帮助别人,让鞍山这座城市更温暖”。从他们身上,记者看到了老郭坚守的人生追求和代代传承的雷锋精神。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