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护身符“家有大官”是怎样炼成的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0月19日01:01  红网

  16日晚21时40分许,河北大学新校区易百超市门口,一辆牌照为冀FWE420的黑色轿车撞倒两名穿着轮滑鞋的女生后,司机不但没有停车,反而继续去校内宿舍楼接女友。经了解该肇事男子的父亲为保定市某公安分局副局长。被撞伤的两名女生中,一陈姓女生经抢救无效死亡。(《中国新闻网》10月18日)

  有人说,“有官万事足,无官一身轻”。意思是说,有官有位,仙及鸡犬;无官无位,人微言轻。家里有个当官的,亲戚朋友都觉得脸上有光,做事情有了便利通道,考公务员事业单位可能特招,违法乱纪也可能从轻处罚。于是一个大学生也就敢于口出狂言:“有本事你们告去,我爸爸是李刚”。这孩子明显是被吓坏了口不择言,当场把底牌曝光出来了,他爸爸就是想保他也要再三思量了,网友们都盯着呢。

  “官二代”往往在情急之中把当官的老子搬出来,甚至连初中生都学会了用莫须有的“家里有大官”来恐吓被虐待的女同学。据10月16日《西部网》报道,陕西榆林一女生被同学虐待两月,施虐男生还威胁她说自己家里有大官,小玲敢告诉别人下场会更惨。本来,“官”该是一个高尚的称呼:处理国家公务曰官。官者,公也。《说苑至公》有云:“博士鲍白令之对秦始皇曰:‘天下官则让贤,天下家则世断,故五帝以天下为官,三王以天下为家。’”可见,官的本义就是“为公”。但曾几何时,“官”却成了特权、保护伞的代名词,被拿来消灾解难。这主要是由于在社会分配方面,官员们占据了更多更优质的资源,他们拥有许多普通人得不到的“好处”。

  资本家可以通过资本获得剩余价值,一些善于权力寻租的“官本家”们同样致力于赚取利润。李乔的《清代官场百态》中就有这样一个小故事:“有个富商捐了个知府,皇帝问他:既然经商可以致富,你又何必捐官呢?富商答: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经商获利虽多,但终不如做官获利优厚,而且当商人也不如当官体面。”可见,“做官”也早已不仅是一种“职业”,而且是一种“福利”了:一个人当了官有了权,不仅是多了顶“乌纱帽”,还能带来方方面面的有形的抑或无形的利益。

  人人都想当官,又都怕官。在许多人看来,李刚只是一个地级市的公安分局副局长,但在当地老百姓眼里,那就是了不得的大领导,再说了,还有句名言押后呢——“县官不如现管”。对于这样的人,老百姓心里怀着很深的恐惧和敬畏,于是俩中学生凭借一句莫须有的“家里有大官”就能欺凌女同学两个月。

  “官本位”意识的消除、社会分配的公平都是任重而道远的事情。今天我们能做的事情就是,监督、督促政府部门、司法机关依法办事,严厉打击那些试图“一手遮天”、为所欲为的官员。

稿源:红网 作者:朱小猪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