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发挥世博后效应 提升城市发展水平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0月19日06:45  解放日报

  本报记者张骏

  面临着城市转型巨大挑战的上海,如何延续“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世博主题?市政协昨天发布了一份关于“发挥世博后续效应,提升上海城市发展水平”的重点课题调研报告,提出将世博会带来的无形资源转化为推动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优势,把建设“国际美好都市”作为上海新一轮的发展目标。

  差距:缺乏城市集体意志

  “凡是在城市改造与进步等方面取得出色成就的,无不由城市集体意志承担坚强的核心驱动力。”市政协教科文卫体委主任孙正心表示,在参观城市最佳实践区时,许多课题组成员都发出这样的感慨。

  在上海世博会独创的城市最佳实践区,80个最佳城市案例从不同侧面对当代城市面临的重大课题,展示了成功的破解方式。通过分析这些案例,可以找到上海提升城市发展水平的主要差距。

  “加拿大蒙特利尔市将垃圾场变为全市最大的公园之一,从利用垃圾发电到8层土地修复,历时15年,其间市长更换,议会更替不断,完全因为城市集体意志,保证这一项目的成功。”调研报告认为,城市集体意志包括政府决心、市民参与、法律保障、企业责任、社会组织推动等。城市集体意志体现了现代城市实现规划时必须集纳综合的力量。

  调研报告认为,我们有一些美好的愿景,却常常只是政府单方面的意志和行为,在向社会和民众说清楚并发动他们参与的方面做得不够,形不成城市集体意志,实施过程中也就困难重重,甚至有头无尾。

  启示:生活美好指数代替GDP

  调研报告认为,世博会展示的各国先进城市理念,足以让人们对城市发展作出“再思考”。“世博会告诉我们:城市即人,所以必须建设活跃、丰富、人性化的城市,将人的幸福、快乐、进步,视为城市发展的主旨。”孙正心说。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一下子将“生活美好”提到了异乎寻常的高度,给老百姓耳目一新、为之振奋的感觉。许多人都在讨论,唯GDP指标退出国力评估体系之后,以什么测评体系代替之。调研报告提出,以“生活美好”指数作为发展与改革的评价目标,似乎更符合以人为本、和谐社会、科学发展的宗旨。“生活美好”作为测评体系,要综合反映经济、政治、社会、文化、道德、环境等各项指标,使之成为新一轮改革发展的推动力。

  建议:确立“国际美好都市”目标

  调研报告提出,参照上海世博会主题和国际化大都市的标准,确立上海打造“国际美好都市”的城市目标。从建设人本、智慧、开放、生态城市等几个方面,构建相应的指标衡量体系,促进城市服务、人口素质、可持续发展能力等各方面全面进步。

  孙正心解释,人本城市指标包括市民文明素养、公共道德、社会保障、普及教育与终身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期望寿命等各项指数,以及教育、卫生的财政投入等;智慧城市指标是指产业结构、创意能力、文化与科技的财政投入以及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专利发明等;开放城市指标包括双语化程度、跨国公司总部数量、外籍人口比例、国际金融机构数量、国际旅游进出数量、国际会展数量等;生态城市指标则是人均生产总值、单位GDP能耗、城市绿化覆盖率、城市森林、湿地面积、节能建筑、空气和水的质量、废弃物利用和填埋等。

  “城市发展的根本目的,是要处理好‘富民’和‘强市’的关系,把‘富民’作为‘强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调研报告同时在市民再就业、医疗、教育、住房、养老等方面建议让市民得实惠、分享改革发展成果。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