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人才学研究“第一人”王通讯回家乡说创新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0月19日08:47  燕赵都市报

  王通讯:中国人才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河北省获鹿县(现鹿泉市)人,1964年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1971年调国务院科教组工作。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后投入人才研究。1979年开始发表人才学论文,是中国人才学理论的主要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代表作有《人才学通论》、《微观人才学》、《宏观人才学》、《人才资源论》等。

人才学研究“第一人”王通讯回家乡说创新
人才学研究“第一人”王通讯回家乡说创新
“燕赵讲坛”的听众有不少都随身带着笔记本,他们认真记录着精彩的章节

  -王通讯,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原院长,从事人才学研究30余年,我国人才学研究的奠基人,早在2002年就曾登上过央视的“百家讲坛”。这位当之无愧的中国人才学研究“第一人”是石家庄市鹿泉人。

  -10月15日,在紧张的研究工作之余,他来到石家庄,当日下午为省直和市直党政机关党员干部等300余人作了“提高党政干部学习能力”的专题报告。次日,又登上“燕赵讲坛”,主讲“创新能力开发”。

  -作为从石家庄走出的专家,王通讯一直对家乡怀着“浓浓的乡情”。在讲课之余,他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多用案例说明问题,结合石家庄市及河北省的实际,在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城市等方面提出独到见解。“我的心中涌动着浓浓的乡情”

  站在“燕赵讲坛”的讲台上,王通讯说的第一句话是,我是石家庄人,是你们的老乡,在这里讲课,我的心情很激动。

  的确,当你问到总是在全国各地奔波的王通讯来到石家庄有什么不一样的感受时,他会急切地告诉你,是一种“浓浓的乡情”。尽管自1964年这只“农家里飞出的金凤凰”从获鹿县“飞”到了北京,但是近半个世纪以来,他与这片热土从未分开。有时来探望母亲,有时来讲学和指导工作。

  已经是第三次登上“燕赵讲坛”了,每一次接到家乡的邀请,即使工作再忙,他也想法抽出时间回来。他说,每一次讲课,当看到坐在台下的听众很专注,从他们的眼睛里,他看到一种光彩时,他就觉得所有的辛苦都值得。家乡的人们对知识的渴望和认真让他感动。

  虽已过花甲之年,王通讯身上依然充满着旺盛的热情,声音洪亮、思维敏捷。当坐在家乡的餐厅里时,他会动情地说“家乡的饺子分外好吃。”当谈到家乡时,他会说出许多当年的趣事,并希望乡亲们生活一天比一天好。这位才思敏捷的老人身上纠结着一颗诗意的灵魂。

  其实,诗意的老人真的和诗有着密切的联系。早在中学时代他就开始给报社投稿,小小年纪的他曾到处打问着找到石家庄日报社,表达一名中学生对文学的热爱。大学时期,他写在黑板上的一首诗还得到了邓拓的表扬。至今,作为业余爱好,诗依然是他表情达意、宣泄心灵的一个重要寄托。

  对于普通人来说,人才学理论研究是枯燥的,可是王通讯喜欢用一个个精彩的故事来展开论证,生动形象,让人不觉想起语文课本里的那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其实除了这一篇外,王通讯还有两篇作品被收入中小学语文课本,分别是《科学家与春蚕》、《原来此中道理深》。

  教导学子们做社会的有用之才,自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王通讯进入人才学研究领域后,他的作品就打动了无数人。《祝你成才》(合著)一书在当时尤其是在大学校园里迅速风靡,许多章节成为大学生们的励志名言和陪伴他们终生的座右铭。如,“学竹笋破土而出”一节,“翻翻历史,我们就会发现,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压制、苦难、欺辱、乃至生理缺陷,常常成为砥砺人才锋芒的砺石。司马迁宫刑而作《史记》;屈原放逐而赋《离骚》;列宁被放逐西伯利亚而写《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曹雪芹举家食粥而作《红楼梦》;韩信受胯下之辱而后统帅百万大军;盲人的二胡常能拉出动人的妙曲;口吃的人反而成了世界著名演说家……”

  游走在人才学研究领域三十余年,做官、经商和出国之风都没有撼动他的选择,如今说来,王通讯依然感到“无怨无悔”。河北是沿海省份应具有开放式思维

  案例:

  做这样一个游戏:假设2元钱一罐可乐,两个空罐可以换一个可乐,现在给你6元钱你如何能喝到5罐可乐?大多数人会说:我能喝到4罐可乐,最后还剩下一个空罐。其实可以这样做:你把第4罐可乐喝掉,再向别人借一个空罐,就能换回第5罐可乐,把可乐喝掉后再把空罐还给人家。

  王通讯用这样一个游戏旨在说明,做事情想问题要具备开放式思维。他将开放式思维定义为“突破给定条件的局限,在更宽广的背景下找到解决问题方法的思维”。他说,唯有消除思维定势,才能获得创新成功。

  打开河北地图,在东部边界线上,是一个类似于“口”字的渤海湾。在这条蓝色海岸线上,自北向南蜿蜒着若干港口,它起自秦皇岛港,经京唐港、曹妃甸、天津港,再到黄骅港,构筑了我省环渤海出海口的基本框架。

  很明显,河北省是沿海省份,早在2006年,我省就明确提出了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的奋斗目标。“既然是沿海省份,就应该牢固树立沿海意识。与经济发达地区的沿海省份相比,河北省还存在着差距。”王通讯说,“‘沿海意识’不是一个地域概念,它是一种心态、一种观念,一种思维方式。沿海意识是一种蓝色文化,是依靠海洋发展起来的一种观念,它的实质是大开放意识。河北要快速发展就要摆脱内陆意识的束缚,引领人们更新观念,打造全方位开放优势,让自己走出去,让世界走进来,真正融入世界大市场。”

  王通讯很感慨地说,说到山东的时候,人们能想到山东人的“闯关东”,说到山西人的时候,人们能想到他们的“走西口”,我们石家庄人、河北人应该以一种什么姿态屹立于世呢?

  除了开放式思维,创新性思维还有很多培养技巧,比如碰到问题不能直接面对时,不妨做一下“侧向思考”,对事情要两面看待、缜密思考等等。王通讯说,关键是要具有灵活的思维,不要局限于经验、权威、书本,也不要盲目从众,唯此才可能具备创造性思维。揭开神秘面纱 为创新者营造“天堂”

  案例:

  美国旧金山有座有名的金门大桥。它连接北加利福尼亚与旧金山半岛。原先设计的车道是4+4模式。后来随着车辆的增多,开始发生堵车现象。一个青年人提出解决方案:根据车流情况,将4+4改为6+2,上午向南为6,向北为2,下午倒过来。这样,只需把隔离车道的栅栏改成可移动的就行了。问题迎刃而解。

  “挺简单的问题,只不过把隔离带动一动,堵车问题迎刃而解,还为当局节省了准备建设第二座大桥所需的上亿美元。”针对不少人对创新抱着畏难、甚至恐惧心理的现实,王通讯说,创新能力,人皆有之,要打破对创新的迷信。“比如,就这样加一加减一减,有时候也可能是分一分合一合,问题就解决了”。

  “创新是人的本性,创造力的具备要靠自我训练,创新能力是可以培养的。”王通讯说,世界著名创造学家奥斯本就是从自己的“每日一创”活动中逐渐发展成为一位大企业家,并成为创造学的学科奠基人的。

  石家庄如何培养市民的创造力呢?王通讯给出了自己的小建议。他在东京时看到过一家独特的商店,这家商店被称为“创新者的天堂”,在这个小店里,专门摆放、出售各种创新产品,王通讯说,“店里有各种奇奇怪怪的东西,让人惊叹人的创造力有多大。”他还兴奋地表达了当初他的这一惊喜发现“真是好得不得了”。他说,这一做法石家庄也完全可以尝试,让创新者有个展示和创造价值的平台,这些产品可以被喜爱者买走,一些好的创意也可以被企业买走专利从而走向规模生产。更重要的是,这是对全民创新的一种鼓励和培养。利用地理优势 京津人才皆可“为我所用”

  案例:

  据英国历史学家查理·巴特森所著《犯人船》记载,1770年英国政府宣布澳洲为其领地。政府决定把判刑之罪犯运往澳洲去,具体运送工作由私人船主承包。从1790年—1792年间,运送的犯人在途中死亡率很高,不仅造成经济损失,而且引起社会强烈不满与谴责。原来,政府是按“上船的犯人数”付费的,为了牟取暴利,船主不顾犯人死活。从1793年开始,政府开始按“从船上走下来的人数”支付运费。那年,422个犯人,只有一个死于途中。

  “这一改革、创新的成功,其实很简单,就是颠倒一下付费的程序,从上船付费,到下船再付费,反向思考出奇招,保住了不少人的性命。这就是反向式思维的方式,人们考虑问题喜欢顺着一条道往前走,很少有人反过来考虑。其实,我们不妨倒过来想想,或许会有新的发现。”

  按照反向式思维方式,王通讯也给我市的人才发展提出“点子”:石家庄市靠近京津地区,而京津地区汇集了大量人才,石家庄完全可以借此地理优势,利用这些人才。

  在传统观念里,石家庄离大都市太近了,我们的人才很难留得住,他们会很方便地“跳”到北京或者天津。但是,“一件事情都有两面性,如果反过来看一看,可以把劣势变优势。”

  王通讯讲了这样一个感触:他经常去苏州、杭州一带讲学。苏州离南京很近、杭州离上海也很近,但是与大都市相毗邻的两个省份却借力大都市,利用大都市的人才优势,大力发展自身经济,迅速崛起了一大批乡镇企业。“最根本的还是头脑问题。”

  “河北比山东离北京近吧,可是北京人却大量吃山东蔬菜,为什么?找出问题、科学定位,京津冀一体考虑,利用这种地理优势,河北、石家庄有许多‘文章可做’”。有志于扩大城市规模 必先具备宽容的胸怀

  案例:

  美国是当今世界创新力最为强盛的国家。早在100年前,当美国移民达到100万的时候,犹太作家冉韦尔就说过:“美国是一个上帝创造的大熔炉,来自欧洲的各个种族在这里融合和再造。”当今美国申请专利最多的州,是人种最为多样的州。其本质性原因在于多元文化可以实现异质互补。

  此案例说明了什么?王通讯解读说:“这说明了多元融合有利创新。”为说明这一点,他又用自已单位的实际情况来证明。作为人才学研究部门,他所在的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最初进人的时候大多录用学人事管理、人才学的,后来又录用学中文、历史、哲学、经济的,再到后来,连学数学的人才他们也招进单位,因为学数学的可以做出更精确美观的模型。等到他们又招录了部分外语类人才后,单位出国的翻译、相关外文书籍资料的整理都有了更专门的人才。

  王通讯说,一个单位,只有各种人才兼容并包才有可能取得更大发展。对于我们国内的组织来说,应该重视不同知识、不同才能背景人员的互相融合。多少年,总是一些人聚在一起,是不利于创新的。

  一座城市也是这样,要对各种人才充满期待,只有更具包容性,引进各种人才,能够友好对待来自全国各地的人,不“欺生”,这座城市才会积攒发展的动力。

  引进人才、留住人才、合理使用人才都需要一个单位、一座城市具备良好的吸引人才的环境。王通讯对此还提出几条建议:要宽容人才的个性、宽容人才的缺点、宽容人才的失败。“有志于扩大城市规模就要具备宽容的胸怀。”

  高科技等于高利润,但同时“高科技更等于高风险”,在高科技项目发展过程中,要有“边败边学”的宽容心。石家庄也一样,对于高新科技的发展要容许失败,容许在摸索中求得发展。鼓励多元思维 让创新从孩提时代起培养

  案例:

  一位老师让学生填空“大桥下面是( )”,学生给出了各种各样的答案,可老师给出的答案是“小河”,除此之外都不算对。一个学生很委屈,回家对妈妈说:“我填的是‘公路’,‘大桥下面是公路’怎么就不对了?”妈妈想了想说:“老师说不对肯定有老师的道理,就按老师说的做吧。”

  对此,王通讯感到很无奈,他说,其实这样的题目答案太多了。“大桥下面是汽车”“大桥下面是轮船”“大桥下面是火车”怎么就不对了?这位老师这样的教学方式无异于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问题的答案往往不仅一个,所以鼓励人们从不同角度考虑问题是有利于创新的。”

  “中国现行教育方式有许多弊端,禁锢了孩子的思维。”王通讯说,“老师不允许学生有不同的声音。一些本没有固定答案的选题却套用固定的模式、固定的答案来要求学生。在这种思维模式之下培养出来的孩子即使以后到了单位、到了社会,也会沿用固定的思维模式,习惯于传统,习惯于用旧有的眼光看问题,这种思维方式无异于是创新的大敌。”

  对于这位家长的做法,王通讯也给予批评。“我们家长的一些做法也局限了孩子的思维。”应该做什么样的家长才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创新精神?王通讯举了这样一个例子:一所美国学校,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个圈,老师说是字母“O”,一个孩子说“这是苹果。”老师批评了孩子。回到家后,孩子向妈妈诉说。这位妈妈听后很是气愤“只不过是一个圈而已,又没有别的限定条件,我的孩子说是苹果有什么错。”这位妈妈在一怒之下把老师告上了法庭,指责老师的做法扼杀了孩子的想象力,禁锢了孩子的思维。一时间在当地引起轰动。

  这个案例带给我们的思考是,在鼓励创新的时代,我们做家长的、我们的社会应该怎么做?不要屈从于“社会上的标准答案”,培养创新人才从孩提时代抓起。(记者裴建素张震)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