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我爸是李刚”让人有多挫败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0月19日09:04   半岛网  
  两日来,一场有关某“官二代”撞人逃逸的事件,引发了网民广泛关注——16日晚21时40分许,河北大学新校区易百超市门口,一辆牌照为冀FWE420的黑色轿车撞倒两名穿着轮滑鞋的女生后,司机不但没有停车,反而继续去校内宿舍楼接女友。在被拦截后,该肇事者口出狂言称:“有本事你们告去,我爸爸是李刚”。经了解,该肇事男子的父亲为保定市某公安分局副局长。被撞伤的两名女生中,一陈姓女生经抢救无效死亡。(10月18日中新社)

  黑色轿车、官二代、撞人后仍轻松地去接女友、事后放言“有本事你们告去,我爸爸是李刚”……这些带有极强刺激意味的符号片段,已足以掀起一场网络风暴。客观来说,发生在河北大学的这起撞车事件,原本只应该是一起普通的交通事故。但因为肇事者撞人后漠视生命、扬长而去的轻松无德,以及事后嚣张跋扈的放言,很快,人们就将这起事件与“官二代”的身份划上了等号。

  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凡是好车出事,或者有特殊权力背景的人开车出事,往往会激发社会舆论的猛烈挞伐。网上经常曝出的宝马车抑或公权车引发的交通事故,有时即使是很小的擦挂,往往也能引发公众围观,而激起公众怒火的,也几乎无一例外,都是事后肇事者骄横跋扈的态度。

  在普通公众心目中,权贵者交通肇事几乎都因循着这样一种逻辑:因为拥有权力和金钱这样显赫的身份背景,肇事者便拥有一种先天的心理及权力资源优势,这是他们面对交通事故能够轻松以对甚至口出狂言的根源,而隐藏在背后可能发生的权钱交易,则极有可能让事件继续滑向不公的深渊。长期以来,这样基于身份符号对肇事行为本身的判断,几乎快固化成人们对权贵者乃至权贵二代行为判定的思维定势。

  必须承认,这种基于身份标识的行为判定,乃至网络上汹涌的追问挞伐,有时也许并未体现出足够的理性精神。引发交通事故本身的,与肇事者的身份背景,本不应有任何直接联系。这就像引发恶性交通事故的,也会是家世并不显赫的普通人一样。

  而此次发生在河北大学的官二代撞人事件,则与去年发生于杭州的胡斌飙车案多有相似。公众都把舆论挞伐的矛头,指向了肇事者的身份背景:官二代和富二代。彼时,面对社会上普遍弥漫的对富贵者的仇视情绪,韩寒就曾撰文“该关心的和不该不关心的”,认为肇事者与其同伴表现出的,只与个人素质和对生命的冷漠态度相关,人们不能以财富对比,来无限拉升两边的极限来制造戏剧冲突。强调肇事者的富人背景,毋宁说是一种社会心理失衡的投射。

  这样的表述,似乎同样也可以放置在此次河北大学撞人事件中。但与胡斌案不同的是,肇事者事后那句“有本事你们告去,我爸爸是李刚”,却将这起恶性交通事故,彻底放置在了权力身份面前。这句话似乎也一语道出了,公众面对此类事件的权利挫败与普遍焦虑:真正让公众怨愤的不是权力本身,而是可能隐藏在背后的不公。正是因为某些经济和权力资本对公共权力和社会公平的攫夺,才加剧了公众对社会不公的怨恨和恐惧,而权贵者对这种权力和经济资本的炫耀,则让这种对财富和权力的扭曲认知成为必然。

  如果看不到此类交通肇事案中的公众情绪背景,轻忽肇事者的身份,那么这类事件便很可能演变为权力部门的公信流失,进而加剧事件的不公。而就此次河北大学撞人案件本身而言,公众真正关心的,已不是那句“我爸爸是李刚”的狂傲之语。人们担忧的是:当地公安机关能否真正回避肇事者背后的权力身份,做到公正执法、独立断案?在这起交通事故已然发展成公共事件的时候,相关权力机构能否接受社会舆论监督,积极回应舆论质疑。否则,“我爸是李刚”这样公然炫耀权力背景的言辞,该让我们有多挫败。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