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南锣鼓巷暂不会改为步行街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0月19日10:00  京华时报

  

南锣鼓巷暂不会改为步行街
胡同节上能看到各式表演。本报实习记者 曹宗文 摄

  本报讯 (记者吴旖旎 通讯员陆先兰)前天,伴随着舞狮队的精彩表演,南锣鼓巷第5届胡同节的主要节目在主街和秦老胡同拉开帷幕,扎堆前来的游客让主巷热闹之余,多了一份拥挤。记者从南锣建管办了解到,有专家在活动期间举办的论坛上提出“步行街”建议,但短期内无法实现。

  一走进胡同,就看见家家户户门口都支着如今难得一见的小风车,给胡同增添了浓郁的京味儿,游客们争相在楼门前摆姿势留影。不断有身着传统民族服饰的舞狮队、老北京叫卖队、婚庆队游走在主巷里,引得路人纷纷驻足围观,向表演者询问民俗的讲究和来历。好奇的路人把主巷挤得满满的,“如果改成步行街就好了”,不少游客看到偶尔缓慢驶过的私家车,不禁发出感叹。游客小李是南锣的忠实粉丝,他说,不仅是胡同节,平时每到晚上,这里客流也很大,加上有车穿行,显得十分局促,“而且步行更适合这里悠闲的气氛”。

  有这种想法的并不仅仅是游客。在活动开幕当天举办的南锣鼓巷保护与发展论坛上,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的高苏教授提出,应将南锣鼓巷改为步行街,横向胡同作为单行线供机动车穿行,该提议得到了北京大学城市规划系吕斌教授等到场专家的赞同。但南锣建管办主任禹拥军表示,该地区居民和社会单位较多,车辆有出行需求,短期内很难改成步行街。

  禹拥军表示,2006年时,交道口街道就为南锣鼓巷制定了为期15年的保护与发展规划,每五年为一个阶段。明年,南锣将进入第二个五年规划,主要是完善地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其中就包括交通微循环系统的建立,解决居民出行问题。该系统将增加东西向16条胡同的车辆通行能力,缓解南北向主街交通压力。“每晚6点后南锣鼓巷客流进入高峰期”,禹拥军说,通过调研发现,南锣鼓巷周边地区交通压力在该时段最大。

  据了解,目前,设立停车场、分时限行、建立交通微循环系统是规划中针对南锣鼓巷交通问题的一些设想,而停车场的选址和分时限行的措施都在研究中。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