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我国住房保障驶向“快车道”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0月19日14:58  新民晚报

  “尽管今年我省洪涝灾害严重,财政压力陡然增加,但省政府还是进一步加大资金支持力度,落实保障性住房补助资金23.43亿元。”吉林省副省长王祖继说。

  吉林省加大住房保障力度是“十一五”期间我国住房保障驶向“快车道”的缩影。

  从2006年至今,这五年来,我国住房保障资金投入力度不断加大,住房保障制度不断完善,住房保障范围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群众切实改善了住房条件,实现了自己的安居梦。

  ■ 这是资金投入力度不断加大的五年

  “十一五”的第二年,即2007年全国就安排廉租住房资金77亿元,超过历年累计安排资金的总和。2008年,廉租住房保障资金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当年还提出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中央财政安排保障性安居工程支出181.9亿元,2009年保障性住房支出达到550.56亿元,这一年,中央加大对财政困难地区廉租住房保障补助力度。

  ■ 这是住房保障制度不断完善的五年

  2006年4月,建设部曾通报,全国70个地级以上城市没有建立廉租住房制度。到了2007年8月,国务院对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做出了全面部署后,全国所有城市建立了廉租住房制度,地级以上城市对申请租赁住房补贴的低保家庭基本做到了应保尽保。

  2007年11月,建设部等九部委发布了新的《廉租住房保障办法》,明确将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纳入廉租住房保障体系。

  住房保障工作机制不断完善,成立保障性安居工程协调小组,与地方政府签订住房保障工作目标责任书,加大考核问责力度。

  ■ 这是各级政府对住房保障认识不断深化的五年

  翻阅2006年新华社的稿件,还有网友在问“廉租房是在走福利分房的老路吗”,如今通过5年的实践,人们已经逐步认识到住房保障制度与福利分房是有本质区别的,政府在住房供应问题上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只是相对于计划经济体制,承担责任的方式和侧重点发生了根本变化。

  ■ 这是住房保障政策惠及百姓最多的五年

  住房保障范围不断扩大,不仅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群体被纳入住房保障体系,还有林区、垦区、煤矿等棚户区居民也同样享受住房保障政策的阳光。一些地方还探索农民工的住房保障。

  如今,“十二五”住房保障规划编制工作已经启动,人们有理由期待,随着我国住房保障建设的不断推进,百姓住有所居的梦想将从一份份文件变成现实。新华社记者 杜宇

  (据新华社北京今日电)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