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大地上的温暖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0月22日04:48  郑州晚报

  多年来,我看到了一些官员写作时的困窘。也许他们是真的爱好写作,真的想写出好作品来,但是他们为现实所羁绊。梦想的翅膀被缚住,沉重的身体难以飞升。他们在写作,在制造文字,但你很难说那是作品。因为你看不到文字背后的人心和人性,更看不到写作者那颗心为什么而敏感,为什么而震动,为什么发出这样的声音而不是那样的声音。

  不过,编完赵世信的《故事乡间》,我对自己的这一看法产生了怀疑。赵世信辗转几个行业,承担了繁重的行政事务。几十年来,官员的思维、处事方式应该深深地影响并且应该还在深深地影响着他。但是,在《故事乡间》里,我没有看到这些东西。我看到的是一位游子,从故乡出发,沿着生活的轨迹,在大地上行走几十年之后,又重新“回家”的过程。这位游子已经完全改变了命运,可他的心里无时无刻不萦绕着大地上的故事。这些人,让他能够时时刻刻发现自己,而这些事,让他无论是阅尽青山还是望尽天涯路,都能够怀想起土地的温暖。

  这是一些什么样的人呢?狡黠而又自得的骡马经纪人、悲情而又性格坚忍的女子、重情重义的少年朋友、贫穷而又善良的乡村教师……

  这又是一些什么样的事呢?男女离弃和结合,夫妻和睦与反目,骨肉相残与相亲……悲与喜,爱与痛,恰如绵与针,冰与火,在赵世信的笔下,在他魂牵梦萦的大地上,上演出一幕又一幕的人生活剧。

  赵世信在发现,发现他的乡亲们脸上的每一条皱纹。

  赵世信在观察,观察他的亲人们鬓角的每一根白发。

  赵世信在倾听,倾听与他血脉相连的大地的声音。

  一个游子,早就离开了生养他的土地——他早就扎根于城市,每一个清晨和夜晚都在沐浴着所谓“现代文明”,但他怎能割舍下乡土情怀?

  所以,他要以写作的方式,展示与大地的精神联系。

  在《故事乡间》里,我很难看到赵世信对这些人与事的看法。我甚至感到他是在用一种“零度感情”进行叙述。对于那些“为世俗社会所不容”的“丑事”——私奔、放浪、不务正业,他没有义愤填膺地站出来指责。而那些从道德的角度应该“大力褒扬”的“好事”——自尊、自爱、乐善好施、急公好义,他也没有“深情地歌颂”。

  这让我想起来美国芝加哥大学前教授韦恩·布斯的观点:一部好作品,对待笔下的人物要“冷漠地展示”,要“客观”、“中立”,不要试图控制读者、代替读者来进行思考。

  我觉得,赵世信先生天然地拥有属于自己的叙述方式、写作立场。

  一方面,从少年时代开始的对于文学的热爱和多年来的坚持,使得赵世信保持了对于文学的敏感——他可以凭直觉辨别,什么是好的文字,什么是不好的文字;怎样写更“文学”一点,怎样写离文学更远一点。

  另一方面,我更愿意认为是他的人生立场和世界观使然。他当然有自己的爱与憎,有自己判断问题的出发点和取舍标准,但是他现在已经过了花甲之年,他已经和生活和解。他愿意宽容,愿意理解。他已经超越了单纯的道德评价和简单的非黑即白的思维方式。

  我想,赵世信先生本希望在文学创作之路上走得更远,但是命运给他安排了另一种生活。他注定不可能日日青灯孤影苦苦冥思。他的思维注定只能在电话、会议、文件之间不停地穿梭,只在夜深人静之时拖着疲惫的身躯,勉力回忆他的乡间故事,然后在一沓稿纸上匆匆忙忙地写下来……

  可这又有什么问题呢。没有人能够完全抗拒命运的安排。没有人能够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高蹈地生活。只要一个人时时刻刻在内心保持着自我的种子,然后在每一个可能的时刻让它萌芽、破土而出,进而绽放出生命的花朵,这个人的人生就是幸福的。他一定能够在和世界的相遇中和自己相遇。他一定能够在琐屑的世俗生活中感知生命的超越。

  所以,写出了《故事乡间》的赵世信先生一定是温暖的,因为他将永远能够感觉到大地的温度。

  所以,赵世信的人生一定是幸福的,因为他实现了自我,他一定能够无时无刻地感知生命的温暖。

  (赵世信的《故事乡间》已经由河南文艺出版社出版,本文作者为该书责任编辑)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